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文 / 中天小服
2019-04-22 15:25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960万癌症死亡病例,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为全球NO.1,在我们身边几乎人人都见到过因癌症去世的情节,真的是癌症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且被动。但让很多人被动的是:明明每年都有体检,为什么一查出癌症就是晚期呢?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事实上,“抽个血”“拍个胸片”这样的常规体检,关注的多为基础病、慢性病和癌症筛查有着很大区别。而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它们都有确切的筛查方法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

1.肺癌---最常见的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而预防肺癌的第一步就是戒烟、避免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其次就是早期筛查。

预警信号:痰中带血

不明原因干咳数月、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气短喘鸣、胸疼,应尽快就医。

早期筛查方法:CT检查

推荐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2.乳腺癌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但只要能早期发现,生存率相当高。

预警信号:乳房、乳腺有肿块、乳房左右不对称、乳房乳块、乳头有分泌物、橘子皮皮肤

早期筛查方法:乳腺B超就可初步判断,如初步筛查发现有问题,建议去做钼靶,更加精准判断乳腺是否健康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3.肝癌

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长期酗酒抽烟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容易被盯上。

预警信号:乏力腹胀、肤色发黄、乏力腹胀、肤色发黄、出现蜘蛛痣、肝掌

早期筛查方法:B超+抽血化验甲胎蛋白,40岁以上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4.宫颈癌

宫颈癌是公认的“红颜杀手”,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但幸运的是:二价、四价、九价宫颈癌疫苗

预警信号:阴道莫名出血、性交后分泌物混有鲜血、白带增多、异味

早期筛查方法:TCT检查,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行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等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5.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如今,结直肠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四位,而肥胖、糖尿病、习惯性便血、有癌症家族史、肠息肉史者,极易被结直肠癌盯上

预警信号:长期便秘、腹泻,便血

早期筛查方法:肠镜,高危人群建议2-3年做一次肠镜检测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6.胃癌

幽门螺杆菌携带者、过量抽烟饮酒,以及长期吃高盐、熏烤煎炸、腌制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是胃癌高发人群。

预警信号:胃痛、食欲减退、口臭、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或疼痛、经常恶心呕吐、黑亮柏油便

早期筛查方法:胃镜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7.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往往在55岁之后逐渐升高,病因与家族遗传、性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然早期可能看起来没有症状,中后期常伴随压迫感,甚至发生转移

预警信号:排尿疼痛、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痛、尿急、尿不尽等

早期筛查方法: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8.食道癌

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吃太咸、爱“趁热吃”、爱喝酒、主食硬等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食管癌的常见原因,食管癌容易盯上40岁以上,且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或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

预警信号:产生特异性的吞咽困难、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上腹部疼痛

早期筛查方法:内镜检查并进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1.少吃加工肉

加工肉经过烟熏、腌渍、添加化学物等处理,存在致癌风险,日常摄入红肉控制在每人每天50-70克,鸡肉、鱼肉等白肉摄入为50-100克,大约成人手掌大小

2.戒酒

不存在“适度饮酒”的说法。不建议任何人出于预防心脏病的考虑开始饮酒或频繁饮酒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3.体重指数小于25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体质指数在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体重超标的人群颠倒一下进食顺序,比如正餐前吃一个水果或者吃主食前喝汤,可以增加饱腹感,控制热量摄入

4.别乱补

不要滥用膳食补充剂,过量补充叶酸会增加患癌风险,β-胡萝卜素补太多,使肺癌和胃癌风险上升,过量的维生素 E 还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8大癌症有特定早筛方法,5大原则降低患癌风险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平时可坚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是锻炼的基本标准,且注意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