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癌症手术,癌细胞会扩散的更快,真的是这样?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麻烦。
这不,麻烦让手术给遇到了。
一个阑尾炎,手术切除后病很快痊愈了;手指外伤,断指接活,手指的功能保住了;女人难产,一个剖腹产手术,大人孩子平安了,这些都没有问题。可是,一个癌症患者手术了,医生说切的很成功,后来却复发了……
很多人对癌症患者的手术深恶痛绝,认为手术根本就是在劳民伤财,解决不了问题不说,反而是揭开了癌症病魔的潘多拉魔盒,促进了癌症的扩散,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有的人甚至是血泪控诉,现身说法,“苦口婆心”劝阻大家不要手术,认为手术会给本就虚弱的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雪上加霜,不但解决不了癌症的问题,反而因为术后的并发症,让患者痛苦不堪,完全没有了生活质量。
也有人认为医生所说的癌症根治术,跟本上就是在掩耳盗铃,没有找到患癌的原因,一味的讲究癌症切除,是完全不可能治疗癌症的,这种治疗的结果只能是导致癌症更快的复发转移,不但不能治病,反倒是耗损了机体的免疫力,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这种关于癌症手术的负面言论不在少数,有些可能是自己家人的亲历,手术后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很快复发;有些可能是手术后合并了严重并发症,患者病情反而加重,加速了患者死亡;也有一部分可能是道听途说,闻风而动,人云亦云。总之,一个负面的病例会影响一批人的情绪,一批人的传播又会造成对一群人造成误导,也是传说中的蝴蝶效应。
其实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具体到医疗手术上,癌症病人究竟应不应该手术,手术能不能治疗癌症,能不能控制病情,手术治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哪些癌症要选择手术
任何一种手术,都是要有适应症的,癌症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要做手术或都能做手术。
1、早期癌症(I期)首选手术切除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早期,就是癌症病灶初始形成的时候,在医学上,这个阶段的癌症病灶还比较局限,只是限于原发器官,没有对周围的组织造成浸润,也没有出现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的器官转移。
这时的治疗,一个简单的局部扩大切除,大部分患者就能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好比一颗小树苗,在树根还没有向四周蔓延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连跟带茎一起挖出来。
以乳腺癌为例,乳腺因为属于长在体表的附属器官,乳腺上的肿物较容易被早期发现,加之彩超和钼靶的普及,不少的乳腺结节能在早期被筛查出来,这时的手术联合术后的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治愈率就相当高了,某些早期乳癌或导管原位癌,术后甚至不需要做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从目前全球乳腺癌的统计数据来看,早期乳腺癌经过标准的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部分区域的统计数字可以达到95%以上。
2、早中期(II期)癌症绝大多数需要手术
在这个阶段,癌症病灶出现了对周围组织较明显的浸润,或肿瘤偏大,或者是发生了较少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些癌症出现一个淋巴结转移即分在Ⅲ期)。
这时的癌症已经不再局限,有了较高的向远处转移的风险,所以,应该尽快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并联合术后放化疗。这就好比早期的那棵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了小拇指这么粗,枝叶也开始散开,这时的挖掉,仍有可能做到连同树干和根须全部铲除,但遗留下少量根须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还以乳腺癌为例,可能乳腺癌的病灶并不大,但病理证实出现了1-3个腋下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下,复发转移的风险就增加了。但根治手术联合术后综合治疗,仍能使大部分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发布的8年随访数据,乳腺外科8年间病患数增长了157%,年平均增长率为12.6%,2008-2015年期间出院的乳腺癌0-III期患者20085例中,5年无病生存率为85.5%。
3、可以手术的中晚期(III期)患者
这部分患者因为就诊较晚,或者是肿瘤偏大,侵犯了临近的正常组织或器官,或者出现了较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这时的癌症,如同当初那棵小树苗已经散开了枝叶,地面下的根须已经蔓延的比较广泛,我们把它连根铲除后,遗留下根须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以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已经发生了同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但部分患者仍然可以通过手术把原发病灶切除,并把淋巴结清扫干净,只是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也就很高了。这部分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严格规范完成术后放化疗,为的就是尽最大可能降低或延迟复发转移的风险。
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有手术机会的IIIA非小细胞肺癌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25~30%,而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7~17%。
4、不可切除的中晚期(III期)患者或晚期患者(IV期)
这部分患者因为肿瘤局部侵犯严重或出现了多发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者是出现了远处的器官转移,理论上已经没有手术切除的机会,这时就不再考虑手术了。因为当初的那棵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大树,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通过手术的方法清除掉所有的根须了。
这时的治疗主要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主。
复发后可不可以二次手术?
在以前的医学认知里,一般复发转移后就不再考虑手术治疗了,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有效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多,不少以前认为不可以手术的患者,也建议积极的局部治疗,这里面,二次手术就是局部治疗的重要内容。
1、寡转移的患者
所谓的寡转移,就是说虽然出现了肿瘤复发转移,但是病灶单一、孤立,或者病灶较少,能够通过手术、射频消融、伽马刀等方法,把这些病灶一次性全部拿掉,这种情况下的复发转移,仍然可以考虑二次手术,再结合术后的辅助治疗,部分患者仍有望达到一个较长时期的缓解。
以结肠癌为例,最常出现的转移就是肝转移,以前这种情况就不再考虑手术了。而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如果是单纯的肝内转移,而且能够做到手术切掉肝内的肿瘤病灶且不会影响到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时候,会建议二次手术。从临床实际效果来看,这种二次手术联合术后的化疗,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2、多发转移的患者
癌症复发后,如果出现的是多发转移瘤,手术已经不能保证一次性切掉所有的肿瘤病灶,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就不再建议手术治疗了。
手术的弊端是什么?
手术切掉了所有可见病灶,延缓了病情进展时间,给大多数人带来了生存获益,但手术带来的创伤也是很大的,这也是癌症手术会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
1、手术过程中的不可预知性
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很多癌症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很难保证每个患者都会百分百安全,这就增加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但是,当一种疾病和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权衡利弊了。
2、手术创伤大
很多癌症患者,都会面临着扩大切除,这就意味者手术不仅仅是切掉癌症病灶,还要连同一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手术创伤。乳腺癌患者可能面临切除一侧乳房,胃癌患者可能会切掉大部分的胃体,肺癌患者可能会切除一个肺叶等。
3、术后并发症
凡是有创治疗都会有风险,同时也会伴随着术后出现并发症,有的患者出现了术后的肠道黏连,有的遗留了手术瘢痕处疼痛,胃癌术后出现了进食减少等等。
手术的创伤和风险不可避免,但总体来讲,出现严重后果的事件并不多见,如果术前评估风险过高,弊大于利,医生也就不会再建议积极手术了。
什么情况下不建议手术?
鉴于癌症病情的特殊性,和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个体差异,有些情况不建议手术,或者是慎重选择手术:
1、晚期(IV期)或局部侵犯严重的患者。如上所述,这部分患者因为已经出现了远处的器官转移,或者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了严重浸润,已经没有了切掉所有可见病灶的机会,这时就不再建议手术了。
2、一些特殊的早期(I期)患者。比如小细胞肺癌患者,因为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生转移的风险大,所以即使是早期癌症也不建议一定要手术,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3、高龄患者。高龄老人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差,风险高,除非浅表部位的手术,一般不再建议积极的手术治疗。
4、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很多老年人同时合并了多种疾病,对于基础体质差、合并症重的患者,也要充分权衡利弊,比如:严重的心脏病、慢性肾衰、慢性呼吸衰竭或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5、特殊部位的癌症患者。比如鼻咽癌、食管上段癌、舌根癌以及其它一些头颈部癌等,因为这些肿瘤部位特殊,很难做到根治性切除,也不建议积极的手术治疗。
6、患者本人意愿,不同意手术的患者。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癌症患者是否采取手术 ,医生会在术前给出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疾病的具体情况,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的大小,预期可能达到的效果等,权衡利弊,目的就是把治疗相关的风险降到最低。
总结
对于癌症这类疾病 ,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达到根治性效果,即使早期癌症也是如此,所以,对于早期癌症,手术就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也是有望治愈最根本的方法;而对于中晚期癌症,因为有了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除了手术以外,还要配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进一步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缓病情的进展时间,延长生命。
手术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会带来风险和创伤,但总体来讲,手术作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癌症的控制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目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兴起,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即使是中晚期或晚期患者,总体 5年生存率也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