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捷院士: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4月15日—20日是第25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根据最新的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达到1810万人,癌症死亡的人数为960万人。癌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死因。
中国在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位居中等偏上的水平,但部分恶性肿瘤如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等,发病和死亡约占全球的一半,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和结直肠癌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死因。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显示2006年至2015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发病率十年间平均增长了1.6%,而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25岁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其后逐渐增长,发病高峰集中在70至85岁之间。
肺癌和乳腺癌分列男女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从35岁开始逐年增高,在45至75岁之间逐渐成为平台期。此外,男性前列腺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位次上升迅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表示,“癌症的发病增加,最关键的因素是由于人口的老龄化造成的,第二个原因才是个人生活习惯和环境的问题。抽烟、喝酒、装修的时候家里那些甲醛的污染,这些也是与肿瘤发病上升有一定关系。癌症病人发现的越早,治疗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癌症病人生存率的问题,必须从早诊早治开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另外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防癌科副主任主任徐志坚谈到,“肿瘤作为一个生活方式疾病,可以通过戒烟,限酒,体重的控制和锻炼身体来提高免疫力;还可以防止一些慢性的感染,多一个初级的预防手段,建议50岁的人,经常的做一些防癌的体检筛查,以便于发现早期的肿瘤。“
专家提醒,要密切关注身体出现的癌症危险信号,出现身体浅表异常肿块,体表黑痣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北京台报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