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条比较细,可能说明肠子里有癌症,真是这样吗?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肿瘤学》、《现代肿瘤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您聊一个话题,这就是关于大肠癌。
关于大肠癌,本订阅号之前写过一篇文说,专门介绍了大肠癌早期自觉“排便不净”的问题。其实,就咱们普通人而言,诸如排便排不净、便秘、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等,感知起来,并不是那么直观,因此也就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大便的外形,却是直观可视的。通过它来探求肠道内的状态,相对容易一些,也容易引起我们的警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便型和肠癌之间的关系,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和探讨。
我们知道,大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可以说,无论是结肠癌和直肠癌,如果癌灶直径小于2厘米,那么患者往往没有任何征兆。
但是,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症状也就开始出现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发生在直肠的癌灶。直肠,距离肛门很近。如果肿瘤的增大,造成肠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狭窄,这样大便条就会变细。而且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越来越细小,或者变得很扁。因此,当我们如厕之后,一定要回头看一下自己的便型。如果它很细小,就要高度注意了。
如果在便型细小的同时,伴随两个其他症状,那就更要小心了。一个是,排便之后不久还想上厕所,仿佛没排干净。但是回头再上厕所,却发现基本什么都排不出来。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大便一旦进入直肠,我们就会有便意。这是糟粕对直肠的刺激使然。而癌症患者,如果肿瘤持续对直肠形成刺激,这就让我们时不时地经常产生便意。造成的结果,是想排便,但无便可排。
第二个,就是在没有肛门痔疮加重的情况下,大便表面覆盖鲜红血液。这是因为,直肠和肛门距离小,因此直肠里的肿瘤一旦造成出血,血液就会覆盖在大便表面上。而且这种出血,常常是覆盖在大便便条的一侧上。这用肉眼是相对容易发现的。
就大便的外形来看,其颜色往往也说明问题。我们应该警惕大便呈绛紫色或者黑紫色。这其实也是肠癌引起便血的一种。它的发生位置,不在距离肛门最近的直肠,而是在结肠中的“乙状结肠”。我们的粪便形成后,在乙状结肠里呆的时间较长,所以血液容易和大便混合在一起,导致大便的颜色发生改变,最终形成绛紫色或黑紫色。
当然,还有一些肠癌患者,所谓排大便,根本排不出正常的大便,只是一些粘液和血液而已。这个时候,就更要提高警惕了。
当然,从大便的外形来判断肠癌病情,只不过是方法之一,而且也只能看出一部分端倪。大肠癌的所导致的症状,远远不止便型异常这一方面。也有一些肠癌,如部分结肠癌患者,一直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只是感觉到全身异常乏力的时候才去看病,这时候查出来,已经严重贫血,而且大便隐血呈阳性。再仔细一摸,可能有包块。但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是肠癌的中晚期了。
总之,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便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