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癌症有共同的土壤?全国抗癌日,详细两者关系
作者:中华糖友杂志
4月15日是全国抗癌日,4月15日~21日是第25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近完成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 392.9万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 以上。最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增长3.9%,死亡率每年增长2.5%。癌症,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影响国人生命健康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而癌症与糖尿病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57岁的张阿姨是北京丰台一名普通妇女,8年前医院体检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8年来张阿姨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血糖水平,但总有些时候控制的不是很理想。今年年初的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右侧乳腺包块,最后经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乳腺癌,后经过乳腺手术切除后转入肿瘤医院进行放化疗。查房时,张阿姨突然冒出的一句话:“大夫,我的这个乳腺癌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简单的一句话引发了医生的思考。
糖尿病、糖尿病治疗以及它们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来探究其中是否真的存在隐忧或者潜在获益。许多年来,在流行病学、基础医学层面糖尿病和癌症的相关性都得到了大量的研究,逐渐明朗的是,癌症现在应该被列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可能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特征之一是血糖和血脂浓度的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正常器官是一种慢性刺激,长期高血糖状态既可以影响机体正常的能量代谢,也可以从微观上对DNA造成损伤,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正常细胞的癌变。高血糖对能量代谢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量供应是必不可少的。葡萄糖作为机体主要供能物质,正常细胞可以短链脂肪酸、氨基酸和葡萄糖为原料,既能进行有氧代谢也能进行无氧代谢,而肿瘤细胞只能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无氧酵解来供给能量。因此,高浓度的血糖能够作为肿瘤细胞直接和唯一的能量来源,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条件。
研究发现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下降,细胞线粒体上呼吸酶受损,以致细胞呼吸发生障碍,无氧酵解加强,细胞借糖酵解产生的能量以维持其代谢,糖酵解所产生的ATP量比有氧代谢时少得多,是一种低微的能量供应方式。因此,这种呼吸受损的细胞就带有去极化的特征,通过一种在细胞群体反复分裂中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过程,正常细胞中糖酵解能力较弱者被淘汰、死亡,而糖酵解能力较强者就存活下来。它们通过糖酵解的增强,充分代偿呼吸酶系统的损伤,使正常细胞就变为肿瘤细胞。
另一方面,也有人将胰岛素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发现胰岛素可以使癌细胞株活力、细胞总数增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并证实胰岛素可使S期细胞增多。胰岛素可以调节糖类、氨基酸和脂肪等人类营养物质的代谢,刺激葡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糖异生和脂肪分解,参与氨基酸转运,调节细胞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多个实验均证实胰岛素在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糖尿病-癌症相关性假说
血糖升高似乎是癌症的一种潜在的风险因子。观察普通人群可以发现:血糖水平越高,死亡风险越高;血糖水平越高,发生癌症的风险越高。
尽管这一假说不能适用于所有癌症,比如前列腺癌,但许多常见癌症都清楚的显示血脂异常和癌症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癌细胞依赖于稳定的、不间断的葡萄糖供给来生长,且这种需求比非癌细胞大得多。血糖升高可能为癌细胞的生长创造完美的环境。
也有假说认为,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异常情况可能也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还有假说认为升高的胰岛素和血糖水平会以某种机制促进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然而,这一假说的最大问题在于,那些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较低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有升高的癌症风险。
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实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治疗会引发癌症,但的确有许多的生物假说和一些证据支持这些可能性。我们应该通过长期的实验来评估糖尿病治疗对癌症的影响,而不应仅从生物学假说得出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大量的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和癌症风险以及癌症预后不良相关。这种相关性还涉及肥胖,已有假说认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能通过上调胰岛素受体信号而增加癌症风险。来自多个系统的有力证据表明癌细胞表达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与此同时,多种阻滞IGF-1受体信号的新型药物也得到了研发。初步的观察结果提示,这些药物确实对癌症有效。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也支持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在癌症生物学中发挥作用。不过在许多组织中,区分胰岛素信号通路和IGF-1信号通路是很困难的,而且癌症靶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激活是否影响其恶性表型也尚有疑问。
总结:
如今,糖尿病、糖尿病治疗和癌症的关系已经引发了医学界强烈的关注。一直以来,我们在治疗糖尿病时只关注控制血糖这个“按钮”,却忽略了触动这个按钮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复杂的代谢改变。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两种疾病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明确阐述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对减少多病种的并发症、控制可能出现的难治性高危状况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