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中博士:既然癌症一定会普遍化,我们这些普通人还能做什么?

文 / 健康界
2019-04-14 09:24

作者:水母基因

这个标题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听了李治中博士在“一席”的演讲后,脑子里冒出来的一句话。

李治中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后来在美国杜克大学拿到了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致力于做抗癌药的研发。

根据李治中博士在他的演讲 《我们是兼职在辟谣,别人是全职在传播伪科学》中提供的数据,中国每年新确诊的癌症患者数目超过400万,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280万。

这意味着每过1分钟,中国就会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为癌症。

而癌症发病率相关度最高的一个因素是人的寿命,当一个人的年龄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呈指数级别上升。

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提升到76.1岁。

所以,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癌症普遍化是一个必然。

另一个会让你觉得癌症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是社会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过去一些病人直到去世的时候,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而体检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得到了确诊。

当然,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存活的可能性就越高。

癌症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

“事实上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3500万人带癌生存,他们和癌症一起和谐地共存着。”

比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那些慢粒白血病患者(白血病俗称血癌),就可以依靠药物(如格列卫)控制病情,过上和正常人相似的生活(这种情况下,癌症就类似于一种慢性病)。

目前人类在癌症的治疗上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治疗方法正在从传统的化疗,转向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

后两者其实是在推动癌症治疗的“去化疗”化,因为化疗不仅会杀死癌细胞,还会杀死正常的细胞(如免疫细胞)。

有些病人在战胜癌细胞之前,免疫系统先倒下了。

怎样对付癌症?

李治中博士表示: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

最好的办法,还是防患于未然。

尽可能让自己远离容易引发基因突变和免疫逃离(基因突变和免疫逃离会诱发癌症)的环境。

典型的如吸烟对肺癌发病率的影响。

美国人均吸烟量(蓝线)和肺癌死亡率(黑线)对比图

你可以通过上图发现两条曲线的走向极为相似,区别在于黑线比蓝线滞后了20年左右。

这恰恰是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所需要的时间。

除了吸烟之外,容易引发癌症的其他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还包括:

酗酒、长期不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如蔬菜摄入过少)、慢性炎症、电离辐射、感染、环境污染等等。

以上说的都是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影响,其实影响癌症发病率的,还有先天因素,即基因。

2016年,著名的医学期刊《JAMA》发表文章《Familial Risk and Heritability of Cancer Among Twins in Nordic Countries 》,提供了癌症的遗传数据。

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522对)里有38%患上了同一种癌症;异卵双胞胎(496对)里有26%患上同一种癌症。

这其中,不同的癌症遗传影响和家族环境影响各不相同。

具体的研究方案这里不展开了,简单列一下结果。

不同癌症的遗传影响

也就是说,以上这些癌症,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基因导致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1.如果你发现自己患某种癌症的可能性比普通人更高,那就要主动改变自己某方面的生活习惯(如控烟、加强运动或者多补充膳食纤维等等)

因为带有容易罹患某种癌症的基因并不代表一定会得病,你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尽可能减少发病的可能。

2.可以为买重疾险和防癌险做参考。

李治中博士说,有3500万人是带着癌症生活的,但治疗癌症是要花钱的。

比如慢粒白血病,虽然可以通过格列卫来控制病情,但这种药是要长期服用的,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可以参考《我不是药神》背后的原型)。

3.如果你发现自己罹患某种癌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可以专门针对那种癌症做筛查甚至是做一些特殊性的预防。

比如美国50到75岁的人里,有70%会做常规的肠镜筛查,发现苗头就可以尽早治疗。

癌症在零期、一期和二期阶段存活率是非常高的,但有那么多项目,你究竟该做哪些检查,这个基因检测的结果可以给你一个参考。

图为癌症在不同阶段的存活率

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案例,来自安吉丽娜·朱莉。

她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是BRCA1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医生估测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非常高,而且她的母亲也是在56岁那年因为癌症去世。

权衡之后,安吉丽娜·朱莉先后切除了双侧乳腺、卵巢以及输卵管,以预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做出了选择之后,朱莉在《我的医疗选择(My medical choice)》一文中呼吁:

“我选择公开自己的这段经历,是因为有很多女性并不知道,她们也许生活在癌症的阴影之中。我希望,她们也能够接受基因检查;如果患癌几率较高,她们也能够获知,她们拥有可靠的选择。”

“人生总是伴随着许多挑战。如果我们有能力承受和掌控,就无需惧怕。”

我当然希望你我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度过一生。

但随着我们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癌症也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该提前做好准备。

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