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文 / 张富全医生
2019-04-01 17:56

最近看到一个令人心痛的文章——2016年河北省的肺癌死亡率40年竟然上涨了306%,扣除掉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上涨的数字依然有180%之多。在诸多因素之中,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被列为肺癌病因的首位。

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医疗科技的发展,让许多曾令医生束手无策的病症,现在都有药可治。在肺癌治疗上,与基因有关的标靶药物扮演一个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令合适的患者得到更有效、副作用较低的治疗,在控制病症之余,也可以提升患者在治病期间的生活质素。

肺部的容量很大,如果肺部长有肿瘤,就如大海中的沙石,未必可以容易察觉。早期肺癌的病征,很多时是没有病征,或被病人误解为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而忽略病症。当出现外显的病征,如胸口痛、气喘,才找专科诊断,但为时可能已晚。

针对性肺癌治疗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全国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在众多肺癌个案之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腺癌的基因突变情况较多,亦因如此,肺癌的治疗,一切由基因开始:使用针对癌细胞基因特性的药物,集中攻击癌细胞,尽量不破坏正常细胞。肺癌基因变异研究的资料库显示,肺腺癌的基因突变包括Kras、EGFR、ALK、MET、HER2等等,大部分可以透过针对性的标靶药物治疗。

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标靶药物治疗最大的优点

标靶治疗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将对健康细胞的伤害减至最低,不如其他非手术癌症治疗般带来副作用。以化疗为例,它的治疗原理是干扰细胞分裂及自我繁殖的机制,以达致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于是但凡生长速度较快的细胞,也会对药物产生反应。然而,除了癌细胞,其他生长速度较快的身体组织如毛髮、口腔及肠道细胞,也同时被化疗药物所伤,所以不少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需得忍受药物带来的脱髮、口腔溃烂、腹泻等等副作用,患者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副作用而放弃治疗,影响整个疗程进度。

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常见于非吸烟者

ALK是其中一种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变异,属于融合基因,由两个正常基因意外结合而成。ALK融合基因十分活跃,可产生大量蛋白并激化细胞的生化系统,不断繁殖,令癌细胞扩散。在肺腺癌患者之中,3-7%拥有ALK融合基因,而有别大众对肺癌的认知,ALK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大多是从没有吸烟或轻度吸烟。

此外,ALK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者通常比较年青,患者发病的年龄中位数是51岁,而其他肺癌的发病中位数为66岁。故此,当肺癌患者年轻、从不吸烟、化验确诊为腺癌时,就有可能是ALK基因变异。

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第一只ALK标靶药

为了以最佳的疗法治疗肺癌,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后,患者可进行基因测试(ALK融合基因检测)。现时,ALK基因检测方法,包括萤光原位杂交测试(FISH),免疫组织化学测试(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倘若确诊为ALK阳性肺癌,患者可使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针对地对付癌细胞。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应用于ALK呈阳性反应肺癌的标靶药物,亦是第一只在欧盟及美国获批的ALK药物。克唑替尼能够阻截一连串由ALK基因而起的生物工程,抑压癌细胞活跃性。「癌细胞就不可自行修补缺陷、不可扩散、不可自我复制、不能繁殖肿瘤细胞。」

国际研究出色的标靶药物

克唑替尼的疗效,在多项研究中获得肯定。2012年的Profile1005研究,以克唑替尼应用在复发肺癌患者,整体反应率高达60%「反应比率指肿瘤用药后缩小,这个缩小在肿瘤学上有特定的定义:肿瘤的高度、阔度、厚度各减少50%,整体体积减少接近70%或以上,所以是一个颇高的要求。」研究又指出,患者用药后的无恶化存活期中位数达8-10个月。

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克唑替尼已经被批准用于用于ALK阳性或者ROS1阳性NSCLC的治疗。大量研究显示,对于伴有脑转移的ALK阳性NSCLC,克唑替尼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研究纳入了53位既往未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进展期,ROS1阳性NSCLC患者。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占24.5%(13/53)。其中6位患者先前接受过脑部放疗,7位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治疗前,未接受过脑部放疗。还有6位先前未发生过基线脑转移的患者在克唑替尼治疗期间发生脑转移。因此本研究中,在有疾病进展的27位患者中,总共有12位(44.4%)患者发生脑转移。

确诊为ALK阳性肺癌,可用毒性小、成效高的标靶药物,对付癌细胞

积极面对有药总比无药好

58岁的唐先生,2011年时因为持续发烧和胃痛求医,才发现患上了第四期、非小细胞肺腺癌。唐先生从来没有吸烟的习惯,得悉患上肺癌后,感到十分恐惧、紧张,一时手足无措。经基因检验后,证实为ALK基因突变,惜当时未引进克唑替尼,故先以化疗、电疗和静脉注射的标靶药治疗,再配合化疗药培美曲塞作持效治疗。然而在2013年5月,唐先生病情出现恶化,由于拥有ALK基因突变,故使用标靶药克唑替尼。用药后反应良好,至今在正电子扫描中,仍是无肿瘤状态。医生解释:「无肿瘤状态不代表没有肿瘤,癌细胞仍然存在,只不过在扫描中看不到,要在显微镜才看到。」

相比化疗药物,标靶药克唑替尼的副作用较易接受,其中味觉改变对唐先生最为困扰,进食时会有奇怪味觉,甚至会呕吐,因此与医生商讨后减少药量,减低影响。虽然患病已有3年,唐先生境尚算平静,接受现实。唐先生分享:「当患有这个病,别人不能感受箇中的辛苦。有时候要接受现实,始终不能避开,唯有开心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