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过度医疗,到底是怎样?看完就知道

文 / 广药三院肿瘤科
2019-03-26 15:43

在临床上,如何衡量肿瘤病情是否得有控制,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呢?其实,在医学上有一条验证疗效的金标准,那就是肿瘤缩小、肿块消失、身体肿瘤标志物的改善,这几个都是验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但是由于错误的认识,很多时候,只要能把肿瘤缩小一点,癌细胞减少一点,哪怕代价再高,患者再痛苦,病人和家属都会欣然接受更多的治疗,觉得离痊愈和生存又近了一步。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度治疗。

那肿瘤患者是否需要更多的治疗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新闻联播》原主持人罗京就是过度治疗的一个典型例子,罗京于2008年7月确诊为淋巴癌,但自08年8月患病开始治疗到去世,仅存活10个月,作为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非淋巴瘤,临床上通过6至8个疗程的R-CHOP方案化疗,可使近80%的病人获得治疗效果。但是因为治愈心切,罗京进行为期9个疗程的化疗治疗,到最后身体白细胞降到零,这意味着身体无免疫功能了,后来靠着哥哥的造血干细胞身体部分白细胞才重新长起来以后,但最后还是因过度化疗导致心脏衰竭加速死亡,当时就引发了不少人的深思。

那么过度治疗有哪些典型表现?

1
一刀切

许多患者生怕肿瘤周围部位也会发生病变,便决定“一刀切”,盲目追求手术切除正常组织后以免疾病再度复发,或者在根本不需要进行切除下为了稳妥和保险选择“一刀切”。

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生存质量和功能锻炼。本不该切除的组织部位,一刀切带来的后果是长长的手术伤疤、双侧肢体功能受阻等。

2
增加放化疗次数

有些医生或患者想通过增加放化疗的次数来杀死肿瘤细胞,以此延长患者生存期。暂且不说放化疗给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经济压力,严重的可能加速患者死亡。

一项试验纳入了同时接受紫杉醇和卡铂化疗的46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采用高剂量(74Gy)和标准剂量(60Gy)放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结果提示大剂量放疗组并无生存益处, 最终该研究提前中止了大剂量组的继续入组,并将60Gy作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推荐剂量。

因此,增加放射剂量不一定能改善生存期,而且在高剂量的放射下,对正常组织产生严重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结束常规治疗后仍然心有余悸,一味地寻求新药、偏方、保健品等,企图通过这些药物改善疾病现状。且不说这些药物是否得到研究验证的疗效,我们总听过“是药三分毒”,如果盲目地将各种偏方都往身上套,不仅与恢复健康相悖,更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专家陈世功教授指出,部分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来进行,往往存在着过度治疗和不合理治疗现象,这样不仅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康复,反而促使肿瘤患者加速了死亡。片面追求疗效、以毒攻毒、过度放化疗已成治癌误区。

陈世功教授补充道,人体是一个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建设的复杂功能反应系统,教训告诉我们,在肿瘤治疗方面,我们不能再偏执走“肿瘤—放化疗—免疫力减低—肿瘤转移扩散—放化疗...”恶性循环的怪圈,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已成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要达到这一治疗目标,就必须在配合综合性、个体化、多学科的治疗。同时将营养、饮食、心理、运动、等元素充分的运用到康复治疗的每一天去,不断改善体内微环境,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gysycancer(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每天获取肿瘤健康科普知识、医保优惠信息、肿瘤治疗动态,也可以在线咨询肿瘤疾病问题及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