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精准治疗如何才能“落地” 陈忠平盛晓芳廖晓灵等专家热议

文 / 神外前沿
2017-07-05 11:20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如何才能“落地” 陈忠平盛晓芳廖晓灵等专家热议

神外前沿讯,7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协作组主办、领星承办的“脑胶质瘤精准治疗高峰论坛暨MDT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的百余位一线临床医生与会,就精准医疗在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热烈探讨。

脑胶质瘤的精准治疗如何才能落地,如果才能让患者受益?以下是专家发言要点的整理: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陈忠平教授做学术报告:《脑胶质瘤经验治疗和精准治疗》,陈忠平教授指出,随着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临床医学模式正逐步从以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所获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转变为更多依赖可获得证据的循证医学。

展望以靶向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胶质瘤治疗的未来,陈教授通过传统靶向药物和潜在新靶点在胶质瘤中应用的对比,全面梳理了现有胶质瘤靶向治疗情况并介绍了潜在的敏感靶点。对于新兴的免疫治疗方法,他从溶瘤病毒、疫苗、免疫检查点治疗和免疫联合治疗等方面阐释了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策略

实现胶质瘤精准治疗需具备三大条件,即理念、设备技术和经济,分子病理则是这三大要件的基础;个体化治疗的探索需根据分子标志物来确定治疗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盛晓芳教授做学术报告《胶质瘤放疗技术及新进展》,回顾了胶质瘤放疗的曲折经历,介绍了目前胶质瘤放疗的最新技术和进展。她主张建立健全以临床研究实施的监控平台和融合多维信息的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胶质瘤临床研究全程管理平台,在生活环境、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打通信息流,借助互联网拓展信息共享,与电子CRF临床数据、多学科技术标准化实施和临床研究、MDT决策以及随访等方面一起,构成一个全程管理的闭环。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廖晓灵教授做学术报告《精准治疗在四川,我们在路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在胶质瘤精准医疗方面的积极探索。他指出精准医学强调在医学实践中基于基因测序技术和相关检测,充分考虑患者的基因情况、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每类患者独特的疾病特征采取精确对应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控措施。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廖教授认为,“精准医学”需在精准的基础上,使医学更标准化(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更个体化(某类人或适应症)。分子病理分型是传统分型的有力补充,对于预后评价和寻找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精准”不仅指靶向治疗,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

术前精准——多模态MRI/ fMRI/ DWI/ MRS/ PWI/ SWI/ MRI弹性成像

术中精准——显微、导航、超声、电生理检测

术后精准——病理、基因检测、分子分型

放疗精准——GTV/ CTV

化疗精准——以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为依据

靶向治疗——靶标

免疫治疗——PD-1/ PD-L1/ CAR-T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如何才能“落地” 陈忠平盛晓芳廖晓灵等专家热议

▼医生与患者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www.vipyi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