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有救了,新药来了,五年生存不是梦

文 / 深圳抗癌网
2019-03-04 16:21

“医生,我得了非小细胞肺癌,是不是治不好了?”

“医生,医生,得了非小细胞肺癌还能活多久?”

“医生,得了非小细胞肺癌,好绝望,我该怎么办啊?”

最近,总是听到病友来询问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问题,而且,大部分人听到自己得了这个病的时候都十分绝望。

确实,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国内,非小细胞肺癌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可怕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癌症的排行版中位居前位。

从2007-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仅有19%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可以手术根治切除,24%的患者初诊时就因为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法通过手术根治,而55%的患者一经诊断就是远处转移的晚期肺癌。

再看五年生存率,可完全手术根治切除的患者为59.5%,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32.3%,而有远处转移的仅为5.2%。

但今天,我想跟大家的说的是,非小细胞肺癌并不可怕。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类型给予个体化的治疗,带来最优的疗效。在不远的将来,它甚至可能就成为了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长期生存将不再是一种奢望。

同为非小细胞肺癌 突变基因大不同

在抗癌过程中,要想不害怕,最好的办法是去认识癌症,了解癌症。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非小细胞肺癌其实又细分了好几种不同的情况。

在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腺癌中,有较大比例的一部分是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而这又分为EGFR和ALK两类。

EGFR突变的患者

EGFR突变在亚洲人群中高达50%,这类患者对小分子口服靶向药物治疗非常敏感,因此他们的初始治疗也已经从化疗改变为口服靶向药物治疗。

目前上市的药物也有一代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二代的阿法替尼和三代的奥希替尼。

l 一代口服靶向药物:是EGFR常见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l 二代口服靶向药物:覆盖的突变位点更广,可以更多应用于罕见的EGFR药物敏感突变的患者。

l 三代口服靶向药物:在EGFR敏感突变的基础上,能够抑制经一代或二代口服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获得性T790M耐药突变的患者,

再结合其他治疗手段,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将在已有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ALK重排的患者

相比EGFR敏感突变,ALK重排的患者仅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与ALK重排类似对相应治疗药物敏感的ROS-1重排约占1%-2%。

对于这一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有一代的克唑替尼,二代的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和布加替尼以及三代的劳拉替尼可供选择。

这几种药物中,我要特别提一下三代的劳拉替尼,它针对已经经过两种甚至以上口服耐药药物治疗的患者都能显示出逆转耐药的功效。

随着后续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布,对这一类别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恶性肿瘤向慢性疾病的转化或许能真正成为可能。

PD-1让免疫治疗 进入了新时代

免疫治疗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对抗肿瘤治疗模式。

早在免疫学兴起之初,相关学者就尝试使用免疫刺激因子以及非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扩增来治疗恶性肿瘤,但由于缺乏相应精准的治疗靶点,无法对不同患者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的机理进行分析,类似的免疫治疗都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的发现,肿瘤的免疫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重新激活被肿瘤细胞抑制的细胞毒性T细胞,PD-1抑制剂显示出卓越的抑瘤效果。

肺癌晚期有救了,新药来了,五年生存不是梦

在目前上市的药物中,PD-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在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无论是针对鳞癌还是非鳞癌,无论PD-L1的表达率如何,与传统化疗相比,都能取得更好的治疗疗效。

另一种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更是把治疗推到了一线,相应的临床试验发现,对于PD-L1表达率超过50%且没有驱动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单纯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生存时间和缓解率上均高于化疗。

新药的出现 解决了肿瘤治疗难题

其实,无论是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目前仍旧面临着几个一直困扰医生的问题。

问题 1.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难以治疗

目前,口服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都主要适用于有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依旧依靠传统的同步放化疗,改变放化疗中的放疗剂量、化疗模式以及治疗结束后再加用靶向治疗等维持模式都无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局部晚期患者的治疗进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问题 2. 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普遍对免疫治疗疗效欠佳

前期针对PD-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无论是纳武单抗还是帕博利珠单抗,都对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欠佳。

这就意味着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在耐药后只能回到传统的化疗时代,无法在免疫靶向治疗中获益。

这两个问题成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延长的重要障碍。

但是!

大家不用慌!

PD-L1抑制剂Imfinzi(durvalumab)的出现正在一步步解除这样的困扰!

在目前上市的药物中,PD-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在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无论是针对鳞癌还是非鳞癌,无论PD-L1的表达率如何,与传统化疗相比,都能取得更好的治疗疗效。

另一种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更是把治疗推到了一线,相应的临床试验发现,对于PD-L1表达率超过50%且没有驱动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单纯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生存时间和缓解率上均高于化疗。

新药的出现 解决了肿瘤治疗难题

其实,无论是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目前仍旧面临着几个一直困扰医生的问题。

问题 1.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难以治疗

目前,口服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都主要适用于有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依旧依靠传统的同步放化疗,改变放化疗中的放疗剂量、化疗模式以及治疗结束后再加用靶向治疗等维持模式都无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局部晚期患者的治疗进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问题 2. 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普遍对免疫治疗疗效欠佳

前期针对PD-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无论是纳武单抗还是帕博利珠单抗,都对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欠佳。

这就意味着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在耐药后只能回到传统的化疗时代,无法在免疫靶向治疗中获益。

这两个问题成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延长的重要障碍。

但是!

大家不用慌!

PD-L1抑制剂Imfinzi(durvalumab)的出现正在一步步解除这样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