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宿便”越多越好?未必!
“排毒养颜”这个词你是不是无比熟悉?
“排宿便,可减肥”这样的广告你是不是 也经常看见?
那么,到底什么是“毒”?
各家说法莫衷一是,语焉不详。
现在,最常见的是将宿便、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等彼此之原本不是很搭界的东西一同列入“毒”的范畴,其中,宿便的出现率最高。
“宿便”是个啥?
一般情况下,宿便是对储留于肠道几天而未排出大便的简称。其实,医学上并不存在‘宿便’的概念。
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附一肛肠科主任王爱华教授介绍: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大便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排出体外,大概需要24-48小时的时间。
因此,大便在排出体外前在肠道内均有一定的时间停留,有一个由稀到软的过程,这是大便形成的自然过程和规律,因而每个正常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大便存留。
刻意排便会怎样?
每天正常的排便是人体生理的需求,一般来说每天一次大便,成形的软便最好。但如果刻意“排毒”,通过药物干预或者灌肠等方法促进大便提早排出,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和慢性腹泻,同时也会使食物吸收不完全,长期如此的话容易导致肠道紊乱并引发一系列肠道疾病。
如果长期一天超过2次以上的大便,食物残渣因吸收不完全,大便容易稀软,肛周皮肤多次的擦拭和稀便残留容易引起皮炎及湿疹,从而引发痔病、肛管炎、肛窦炎等疾病。
中医认为,很多肛肠疾病是由于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而滋生内湿,湿与热结,下注肛门,而诱发。另外,慢性腹泻还容易引起肠黏膜水肿甚至腺体增生形成肠息肉,久而久之就有癌变的可能。
因此,对正常大便的人来说,刻意的通便排毒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的。
便秘人群可以用泻药排毒吗?
对于便秘的患者,虽然习惯性便秘可导致引哚、胺类等毒素储留,从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脸色晦暗甚至息肉增生及癌变等,但滥用泻药尤其是接触性泻药(又称刺激性泻药)就更加重便秘,因为接触性泻药成份中的蒽醌类可使致癌物质堆积于肠壁,久而久之甚至形成肠癌。
中医认为便秘是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所至。因此,对于便秘患者来说,调理大便主要要从体质的锻炼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入手,促进肠道自我的恢复。
如果一味用通便的药物,虽然暂时能缓解便秘症状,却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反而会加重肠道负担,加重病情。如果长期用泻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肠炎、医源性便秘等。
不良习惯诱发大肠癌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大肠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结肠息肉及慢性炎症等。
近年来根据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脂肪、高蛋白及低纤维素饮食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在这种膳食条件下,粪便中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多,同时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肠道蠕动缓慢,排便时间延长,从而使致癌物质与大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延长,因而罹患大肠癌的几率增大。因此,食用粗纤维、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和水果,可以有效改善便秘情况,从而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保护肠道这么办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最好每天一次大便、避免久忍大便,有便意时及时如厕等;
其次,要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使大便及时排出,必要的运动还可以增强体质;
最后,要积极治疗各种肛肠部疾病,有相当部分大肠癌乃是由于肛肠疾病慢性迁延所致的,如结肠息肉、肛乳头瘤、溃疡型结肠炎等,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迁延成结肠癌的风险。
王爱华主任最后提醒:对于正常大便的人来说,万不可盲目跟从所谓“排毒”风潮而擅用泻药增加大便次数,这对身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样不但不能起到养生的目的,反而有诱发肛肠疾病的风险,长期服用泻药甚至有诱发结肠黑变病和大肠癌的风险。
对于长期便秘患者,若长期依赖泻药,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更加重肠道的负担,造成对药物的过度依赖,长此以往,将使肠道功能进一步退化,失去重建肠道正常功能的机会。患者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接受医生的正规治疗。
王爱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专家、中华肛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
从事中西医肛肠专科临床、教学、预防、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各种肛门痔、瘘、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运用中医药特色治疗加情志调理治疗肛门皮肤病、心理精神性肛肠病、便秘、炎症性肠病等,尤其对高位复杂性肛瘘、中晚期大肠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疗效。
门诊时间:周一、三全天,周四上午;
知名专家接诊时间: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