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这盏“醴”,不出家门你也能喝到
自古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
《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
追溯米酒的历史,
古人给它起了个洋气的名字
叫做“醴”(lǐ )。
“醴”到“米酒”的进化,
经过了6000年的沉淀发酵。
细嗅酒香,
印证的是历史的厚重味道。
“米酒”是这样发展来的
米酒,又叫糯米酒、江米酒、水酒、酒酿、甜酒、老白酒,在有些地方被称为醪糟,有些地区则把含大米的酒叫做醪糟,是以蒸熟的糯米或大米为原料,经发酵而成。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夏禹时代造酒官仪狄向大禹献“旨酒”,这里的“旨酒”即是酒酿,也就是文言词句中经常见到的“醴”。当时的人工酿酒技术通常是用稷当作小米,这便是以粮造酒的开端,糯稻的运用则促进了米酒的历史发展。
可以说,如今“米酒”的祖型正是“醴”。
被“酒”字耽误的养生高手
米酒虽然有“酒”字,但它的乙醇含量比白酒低很多,如果适量饮用,不但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作用。
糯米酿成的米酒酒精度数一般不超过10度,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
此外,糯米有养胃、补气、助消化的作用,酿成酒后,其营养成分更有利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孕产妇、肠胃不好的人以及身体虚弱者。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米酒含有大量的β谷固醇,对胃癌有预防效果,还有助于前列腺健康,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
自制米酒仅需4步
食材
糯米
1kg
酒曲
4g
凉白开
适量
①取适量糯米或大米,洗净后浸泡12~16小时,直至可用手轻易碾碎,然后捞出沥干,上锅蒸熟,冷却至室温,其间可翻搅以加快冷却。
②在米饭中撒入部分碾碎的酒曲,装入面盆,拍实,再在中间挖一个洞,倒入剩余的酒曲。
③将其置于30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2~3天,如果米饭变软,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产生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温。
④最后再蒸一下,以便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使其停止发酵。这样,米酒就做完啦。
米酒有3个养生好搭档
米酒+枸杞+菊花:降糖减压
取菊花、枸杞根各1000克,一起捣碎后加10升水,用文火(火小而缓)煮至5升,用此汁再煮糯米饭2.5千克,于是就成了香喷喷的大曲(用来酿酒的一种原料),再将大曲搅拌均匀后放到缸里密封,等澄清后取汁,每天服用3次,每次吃一小杯,大约100克。
除了降血压,这个方子在治疗糖尿病和动脉硬化也有不错效果,另外还能壮筋补髓,延年益寿。
茯苓+米酒:缓解头痛眩晕
《本草纲目》中记载:“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
通过用茯苓滋补五脏,补其虚损来治疗头风眩晕证,配合米酒一起饮用,可以通经脉、行气血,还有引药上行之功。但要注意,高血压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的人群要慎用此方。
米酒+鸡蛋+红枣:健脾益气
鸡蛋1个,搅散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枣3~5枚,文火烧开后倒入蛋液、醪糟150克、红糖适量,煮沸即成。
食用提醒:
米酒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每天饮用量最好别超过500克,如果酒精度数较高,则要减量。严重胃酸过多、胃溃疡、胃出血的人不宜饮用。▲
本期
美食智囊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教授
刘菊英
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
谭维勇
编辑:张宇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合作垂询:
010-6536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