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胃角的“癌变之路”丨病例分享
胃角的病变,是如何在胃镜的严密监察下,还能得以潜伏、破蛹而出并悄无声息地发展壮大了呢?
编辑丨周慧 李百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来源丨华亭论镜
患者,男性,59岁。近4年因“反复中上腹不适”于我院多次就诊,自2013年3月起,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长期治疗并随访胃镜至今。
今年3月该患者遵医嘱再次复查胃镜,发现胃角一“凹陷型病变”,表面发红,充血糜烂,大小约1.5X1.0cm, NBI镜下显示边界清晰,靛胭脂染色见病变处表面不平,着色不均。
EUS提示:胃角胃壁增厚,以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增厚为主,呈不均质低回声改变,局部累及固有肌层,浆膜面完整;壁内可及淋巴结(见图1)。活检病理提示:“胃角粘膜慢性炎伴肠化及中-重度异型增生”。
(图1. 点击查看大图)
回顾该患者病史,患者长期有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病史,早已纳入胃癌的高危人群被密切随访。
胃角的这处病变,是如何在胃镜的严密监察下,还能得以潜伏、破蛹而出并悄无声息地发展壮大了呢?
(图2. 点击查看大图)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患者病史:
首先该患者的萎缩、肠化及胃息肉的背景粘膜,正是胃癌滋生的温床。
2013年3月初次胃镜即提示患者胃窦、胃体有中-重度肠化(见图2)。胃角显示光滑,未及明确病灶(图3-A)。
2015年5月复查胃镜观察到胃窦前壁处一息肉样增生病变(图3-A黄色箭头所示),病理提示:“萎缩性炎伴肠化、糜烂”。当时胃角小弯侧少许粘液附着,镜下亦未观察到明显病变。
2016年7月胃镜下仍可观察到胃窦前壁该息肉样增生病变,与一年前无明显变化。此时胃窦前壁与小弯交界处可见另一息肉样隆起(图3-A白色箭头所示)。胃角中央显示稍充血(图3-A)。
2016 年8月胃镜特检中发现,胃角小弯侧此时隐约可见一浅表凹陷性改变(图3-B)。ME-NBI下观察此IIb型病变,表面不光整。胃小凹按Sakaki分型为IV型:呈卵圆状、斑块状;微血管总体尚规则,呈FNP分型,局灶处微血管延伸、密度稍增加,但仍沿腺管分布,呈ILL-2型(图3-B)。
遗憾的是,当时关注于患者胃窦其他息肉样增生、重度肠化及隆起糜烂的病灶,此处未予取活检,但嘱患者3-6月内复查胃镜。
8个月后患者复诊查胃镜时,显示胃角该处已明显进展为一“凹陷型病变”。ME-NBI内镜观察见病变处胃粘膜微结构及微血管不规则(图3-C):胃小凹(Sakaki分型)为V1型,呈指状、绒毛状,见规则或不规则白色不透光物质,并见局灶腺管结构消失,残存微腺管大小不一、散在分布不均;微血管密度不均,形态各异,走形不一,分别呈FNP、ILL-1及ILL-2型。
(图3. 点击查看大图)
如前描述,该患者同时合并胃窦前壁和小弯与前壁交界处两处息肉样增生病变。ME-NBI观察到此两处病变均可见腺管的异常延伸,局部胃小凹结构消失或破坏,以及微血管分布的紊乱(图4)。2016年8月活检病理即提示:“粘膜慢性炎伴肠化及轻度异型增生”。
(图4. 点击查看大图)
综合考虑,患者胃角及胃窦处息肉样增生三处病灶累及区域较大,EUS提示胃角病变有侵犯固有肌层可能,淋巴结转移风险大,决定不采用ESD切除。
经外科会诊后,该患者转至外科行腹腔镜下胃癌扩大根治术,术后远端胃部分切除标本病理:
“
(胃角小弯侧)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窦腺瘤2枚,粘膜慢性萎缩性炎伴肠化,局灶腺体轻度异型增生;多枚淋巴结检测均为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结果,异型细胞,MSH2 (+), MLH1 (+) , CK (+), CEA (部分+), CerbB-2 (2+), P53(部分+), Ki67(+)。
”
结合病理回顾,胃角病变诊断为“早期胃癌”,EUS 对病变分期的判别偏重,该患者原可尝试内镜下微创术——ESD切除病变。
总结
患者的早期胃癌得到了根治切除,但总结该患者诊治病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得出如下经验和教训:
1. 活检:看到可疑病变,一定取活检;多处病变就多处取活检,擦亮眼睛不被一处病变干扰,而忽略可能更严重的问题。ME-NBI指导下精准活检,与病理结果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2. 随访:对于局灶的癌前病变(重度肠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及早切除或密切随访;对于高危患者,随访应更严密,缩短随访期,及早治疗,将病变扼杀于萌芽状态。
3. 造成判别偏重:过分倚重EUS,易导致患者错失内镜下微创治疗机会,宜结合其他内镜表现及操作者的经验综合判断肿瘤分期。
对该患者胃角“癌变之路”的回顾和分析告诉我们,在内镜工作中还是要增强早癌诊断的意识,尤其对高危人群。鉴于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结果的异质性,每个内镜操作者要在长期实践中,练就一双在白光内镜及特殊内镜下识别、准确判断早癌的本领,能够明察秋毫,让早癌无处遁形,以期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