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改变,警惕肿瘤来敲门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经脐部单孔裸眼3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文 / 广医一院
2017-07-04 17:41

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民间既往不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谈癌色变,然而,相当部分的恶性肿瘤如果能选择恰当的诊疗策略是可以治愈的。高校教师林女士最近就受到了一个困惑,她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已有半年。平时比较关注健康资讯的林女士到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发现乙状结肠下段有一个3cm的肿瘤,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然而,爱美的林女士很担忧,要是在肚皮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即使肿瘤切除掉了,她的心理也难以摆脱不“肿瘤”的阴影……

幸运的是,林女士听说广医一院胃肠外科可以通过肚脐进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不会在肚皮上留下疤痕,她满怀希望来到了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和完善的术前评估,医院胃肠外科曾毅克博士表示,林女士的肿瘤没有远处转移,符合实施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条件。

此外,由我院何建行教授团队研发的裸眼3D腹腔镜系统已经在临床成功应用于肺癌患者的单孔手术、经口腔腔镜甲状腺切除等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林女士的情况如果借助裸眼3D腹腔镜系统开展手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征得林女士的同意之后,曾毅克博士带领手术团队一起完成了首例经脐部单孔裸眼3D腹腔镜乙直交接癌根治术。术后,林女士的肿瘤不仅被切除干净,而且,由于手术缝合后脐部切口仅为2cm,切口大部分隐藏在脐部的天然皮肤皱褶内,完全愈合后几乎看不到手术疤痕。

为了达到手术精准切除的目的,术前影像学部门专家还利用CT影像为林女士实施了虚拟纤维结肠镜的成像检查,对病灶定位,同时也实施了血管三维重建和血管减影重建了解肠管血管弓的构成制定手术切除的策略,都为手术的成功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裸眼3D腹腔镜的辅助下,所有的操作都可以精确到毫米,精准的手术带来的是手术出血的减少,术后渗出的减少,因此,手术完成后无需放置腹腔引流管,极大减轻术后的不适感,进一步体现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术后第二天林女士的胃肠功能已经恢复,术后第五天完全康复。

对于腹部手术来说,常规的开放手术需要一个较大的腹壁皮肤切口进入腹腔,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来说,由于涉及到区域淋巴结廓清,手术范围较大,因此,手术切口更加长,以达到良好暴露和操作的目的。腹腔镜技术发展后,常规的手术操作被腹腔镜代替,宽阔的视野和视频镜头的放大作用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细长的操作器械通过腹壁不同位置的穿刺口进入腹腔实施操作,切除的病灶再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取出,达到了减少创伤的目的,术后仅在腹壁留下几个穿刺口的疤痕和一个取标本的小切口疤痕,如今多数的结直肠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但是,医生和病人都希望把疤痕进一步缩小、更加隐蔽,以进一步减少腹壁的创伤和术后疤痕的不良影响。经脐部是人腹壁上的一个“天然”的皮肤皱褶,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手术,简单地说就是腹腔镜和器械都通过一个装置,从脐部的一个约2-3cm的切口进入腹腔,实施手术操作,切除的标本从这个切口取出,缝合后的切口疤痕就皱缩回脐部而几乎不被察觉,同时脐部切口使得术后的疼痛感最低。从广义上讲这也是经自然腔道的手术入路方式之一。相比常规腹腔镜手术来说,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低,恢复更快,手术操作技术要求也更高。

据介绍,胃肠外科曾毅克博士从2011年起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以来,已经成功完成了经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窦胃肠间质切除及区域淋巴结廓清、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切除及区域淋巴结廓清等手术,以及经脐部单孔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D3淋巴结廓清,联合胃底巨大胃肠间质瘤切除和胆囊切除等复杂手术。此次借助于裸眼3D腹腔镜系统,为原本微创的手术“锦上添花”,更加凸显了精准手术的良好效果。

结直肠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出现大便习惯、性状改变(如拉稀、便秘、变细等)且持续一段时间,或者里急后重、出血或黑便、腹部隐痛、乏力、不明原因的贫血和消瘦等,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此外,结直肠癌与肥胖、长期高脂饮食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改变饮食习惯和控制体重也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饮食方面,提倡平衡饮食,注意动植物脂肪的平衡摄取,保持大便通畅。特别是有胆石症的患者,或者已经做了胆囊切除的患者,要适当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定期去医院做结直肠癌的筛查。

另外,必要的“肠镜”检查还是非常需要的,然而,很多患者或者体检者“谈肠镜色变”,非常抗拒肠镜检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肠镜检查比以前简单许多,“无痛肠镜”在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基本上不会感觉到什么痛苦,这也是结直肠癌早防早治的重要措施。如果故事中的这位林女士当初及时发现息肉并在肠镜下进行切除,也许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