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精实” 上海中山医院诠释MDT精细化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上海中山医院)提出的精细化管理,脱胎于“精实管理”。
1990年,美国MIT教授James P. Womack及Daniel T. Jones在研究卓越的“丰田生产系统”之后,率先提出“精实管理”,让更多企业了解“精实”理念和效益,而纷纷设法导入,获得显著成效。
企业界常用的精实管理,导入医疗界会产生什么火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上海中山医院)将精实管理融入医院管理实践,利用精细化管理对诊疗流程进行再造,并收获多学科协作(下称MDT)全面开花的硕果。
不谋而合 精细化管理与医疗流程管理
精细化的最基本精神,就在于“致力消除浪费”。而所谓“浪费”,就是以客户的需求观点,对客户没有加值的作业,就企业而言都是浪费,必须检视找出任何作业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作业并加以改善。
从医疗流程来看,优质的医疗资源如何快捷、有效地与患者需求对接?这就需要医院整合资源,优化流程设计,缩减其中环节,如反复挂号、付费、排队等待等等,这恰恰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病人为中心,适应病人需求的变化,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这是每家医院必须面对的现实。适应这个现实变化就是“变”,也就是诊疗流程再造,将医院服务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而上海中山医院的做法,是根据患者诊疗需要,将一个患者和一个医生之间的单线联系,转变为一个患者和多个医生之间的环形交叉,也就是MDT。
齐头并进 38个MDT团队两种门诊形式
自1995年开设首个MDT门诊以来,上海中山医院至今已建立包括心脏监护拔牙、门脉高压和结直肠癌等38个MDT团队。 并依据疾病特点,将MDT分为特需和整合门诊两种形式进行开展。
多学科整合门诊
多学科特需门诊
例如,在上海中山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该院结肠癌肝转移MDT课题组的“潜在对象”。课题组制定了一个“MDT接诊标准”,主要针对病情相对复杂、疑难杂症的结直肠癌,尤其是有远处转移者。
团队医生在日常接诊时进行预筛选,若发现符合“MDT接诊标准”的病人,会帮助其完成相关辅助检查,收集完整资料,然后推荐进入MDT讨论。
诊疗流程再造背后,是开展MDT的成绩斐然。根据公开资料,该院自建立结直肠癌MDT之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从12.0%升至32.0%,与欧美同期治疗效果相当,并牵头制定国内外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指南,“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和综合治疗”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纵向延伸 从MDT门诊到临床诊疗中心
在MDT发展的过程中,上海中山医院并未满足现状,持续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疾病为中心建立起心脏、肝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多个临床诊疗中心。
临床诊疗中心不失为MDT纵向延伸的一种价值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规避传统科室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采用“联合作战”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和细致评估,针对具体病情设计最为恰当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对提高病人存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临床诊疗中心的成立,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上海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对上述变化做出评价:第一,医生可以通过MDT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二,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帮助患者制定最适当的治疗方案;第三,扩大思路,实现技术创新,提高团队凝聚力。
2016中国标杆医院学习之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场
11月30日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将率领医院管理层,重点揭秘该院共建个体化医疗时代的MDT模式
点击了解会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