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示范|朝阳医院西院血液肿瘤科:如何与时俱进做好患者教育?

文 / 京城健康守护者
2018-08-10 03:04

西院血液肿瘤科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一党支部

西院内一党支部在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突出日常教育,各项制度推进扎实有效,能够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把“两学一做”教育落实到党支部的每名党员。支部所属的血液与肿瘤科,在科主任黄仲夏的带领下坚持科研创新,学用结合,努力宣传。

通过编写的多发性骨髓瘤方面的科普书籍、举办每年5月的“骨髓瘤宣传月”活动、创建公共微信平台——“骨髓瘤病友”等形式。不仅赢得了骨髓瘤患者的好评,也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目前血液与肿瘤科不仅是朝阳医院的重点科室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先进典范,还成为石景山区的重点扶持科室。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奉献爱心,坚定患者康复信念

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骨髓瘤)是一种以复发-缓解-再复发为患病模式的血液肿瘤疾病,随着新的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虽然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目前骨髓瘤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

2011年6月,黄仲夏主任来到了朝阳医院西院血液与肿瘤科担任科室主任,在一次骨髓瘤患教会上,她认识了“中华骨髓瘤病友互助协会”的发起人“不可怕”(网名)——宋良铨,黄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的积极工作态度感染了这位与疾病斗争的战士“不可怕”。他主动邀请黄主任担任中华骨髓瘤病友互助协会北京分会的会长。

在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后,黄仲夏主任比以前更加关注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和健康宣教。为了让患者了解骨髓瘤的知识,她编写了《骨髓瘤患者必读》这一科普书籍,并将几千本书,通过“不可怕”分发给了“中华骨髓瘤病友互助协会”在各省的分会。

黄仲夏主任还积极组织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讲解骨髓瘤的疾病知识,帮助患病家庭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积极宣传,广泛普及实用知识

为了加强宣传效果,2013年,黄主任在和科室研究后,决定将每年五月定为“骨髓瘤宣传月”。此后,一连五年,每个“骨髓瘤宣传月”她都亲自带领血液肿瘤科的医疗团队,从百姓、社区医师和血液病专科医师等各个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在今年的“骨髓瘤宣传月”中,血液肿瘤科还成功举办了北京周边省市京津冀、河南、山东血液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和配套的科普患者教育活动,很多医生在回到当地医院后,都把这次学术培训的内容作为教科书,反复回放学习。

此外黄仲夏主任还在北京卫视《养生堂》录制多发性骨髓瘤的系列节目,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骨髓瘤患者分享骨髓瘤的治疗经验,扩大了北京朝阳医院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上的学术影响力。

创新手段,架设医患沟通桥梁

随着微信使用的普及,黄仲夏主任在医院党委和宣传中心杨舒玲主任的帮助下开办了科室的公共微信平台——“骨髓瘤病友”。在患者和医生之间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每周四微信平台都会推送文章,把科室把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国际最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用通俗易懂的传递给患者和家属。此外微信平台还承担了病例随访、回答提问、临床试验新药患者招募等任务。既方便了患者,又为科室的发展助力。

在黄仲夏主任和她的团队悉心经营下,就单病种“多发性骨髓瘤”来看,血液肿瘤科在好大夫网站中的影响力始终排在全国前5位。“骨髓瘤病友”公共微信平台的关注人数也由2014年下半年成立之初的几百人,成长为目前的近4000人,成为科室一张靓丽的名片。

编辑:宋子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