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小结节是好是坏关键看“颜值”,8毫米是肺癌的“分水岭”?
眼下正值体检季,不少人做完体检后拿到报告,结果查出了肺结节。
他们最担心的是,肺结节是不是肺癌?或者发展下去会不会变成肺癌?
关于肺结节,国际上有许多专业组织和机构对它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
国际上对于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有专门的指南。就在前不久,国际胸部影像学权威机构--Fleischner学会在原有的指南基础上,总结新的数据和经验进行重新修订。
新指南中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部小结节的随访时间拉长,以降低辐射带来的危害。
还明确指出,直径小于6毫米的肺结节癌变几率不到1%,无需定期随访。
担心肺结节变成肺癌
他不愿参加单位体检
(制图 章琳)
这段时间,浙江省中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许茂盛教授的门诊特别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肺结节来找他的。
“自从肺部CT扫描成为常规体检项目以后,体检中检出‘肺部小结节’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平时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方面的咨询。而在日常门诊中,因为肺结节来咨询的就更多了。”
许教授说,门诊中,他遇到不少查出肺结节的人忐忑不安,心理压力非常大,生怕肺结节会变成癌。
前两天,有一个病例让许教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56岁的董先生是企业高管。去年体检查出右肺上叶有多发的小结节,直径都在1厘米以内,有部分钙化。当时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良性的,建议定期随访。
查出结节后,董先生很焦虑,经常做梦都梦到自己得了肺癌,每隔几个月,就到不同的医院去做CT检查,担心肺结节癌变。一年多下来,体检报告厚厚一叠,射线吃了不少,精神压力也很大,经常失眠。
上个月,单位组织体检,董先生担心体检结果不好,又怕被单位人知道,不敢参加单位体检。自己偷偷到医院自费做检查,把所有和肺癌相关的检查项目查了个遍,依然没有查出异样,肺结节的大小和之前几次检查一模一样。
只有少部分肺结节会恶变
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共有31086人次进行体检,有2054人查出肺结节。其中,有24人被确诊为肺癌。
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瑞文说,体检中查出肺结节的人比较多,但90%以上是良性的,真正恶性的比例只有1.2%。
去年,在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有8万多位体检者做了肺部结节的相关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和胸部低剂量CT,有3%的体检者发现可疑肺部结节,最后确诊为肺癌的超过40例,恶性比例不到2%。
“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针对肺部结节的检查,下诊断比较谨慎,如果在X光片下和CT片下就能判断性质较好的,就不会打上‘疑似’的诊断。筛查出来的都是对后期判断有意义的病灶,也就是恶性程度高的肺部结节。”浙医二院体检中心主任宋震亚说。
临床上,将肺部结节的定义为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3厘米、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一般多见于炎症、结核和肿瘤。也就是说,肺部结节可能是肺炎、肺结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结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宋震亚主任说,“有不少结节是以前的肺部感染引起的,会根据情况先做抗炎治疗,然后再复查。还有些结节比较小,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定期随访就好了。”
要当心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
许茂盛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肺疾病高分辨力CT研究,在肺结节诊断与鉴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根据许茂盛教授经验总结和国际上的研究报告,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小于6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因此,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直径在6-8毫米之间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在0.5%—2%,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大于3%。
那么,是不是说8毫米就是肺结节发展为肺癌的“分水岭”呢?
许教授解释,肺结节直径大于8毫米,是肺癌的概率会增高,但是并不是说,肺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就一定会发展为肺癌。但是这部分人群应该更密切的关注肺结节的变化,定期随访很重要。
“
从医学角度来说,能发现早期肺癌是关键。孤立肺结节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癌,都属于早期肺癌,通过及时有效治疗,五年生存率能够在90%以上,而直经小于1厘米的肺癌五年生存率更高。
”
许教授说,只要认识充分、措施合理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肺结节其实并不可怕,可以将其危害和对患者的困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肺小结节是好是坏关键看“颜值”
许教授说,虽然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是所有的肺癌几乎都是由肺结节演变而来的。
因此,鉴别其中的早期肺癌是关键。肺结节的良、恶性病变,多数在病灶形态、密度、边缘、边界等特征上存在差异。
如何区分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呢?
许教授,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取决于“颜值”。
实际上,肺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影像学有很多征象可以帮助判断,包括形态、大小、密度、内部结构、边缘以及临近、肺门、纵膈等结构变化。
通俗地讲,结节是好是坏,可以看“颜值”。
一般来说,那些颜值比较高,也就是表面比较光滑、平整的,良性结节居多。而那些长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通常所说的比较“丑”的结节,往往是恶性的居多。
此外,要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不能光看单次的检查结果,而是要结合之前的随访检查结果一起看。
如果发现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等没有发生改变,一般是良性结节居多。
如果发现大小有变化,比如有增大的趋势,或者形态发生了某些改变,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有少数肺结节的诊断会比较困难,就好比警察破案时,有些罪犯不容易识别,有些好人也可能被误认为罪犯。”
许教授说,因此,有部分肺结节需要进行病灶大小变化的动态精确观察,或进行穿刺活组织病理学诊断、胸腔镜活检或切除等有创手段干预。
“如今,我们对于可疑的肺结节,通过薄层CT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精确发现可疑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新指南”明确指出:
直径6毫米以下的结节无需重复检查
据介绍,“新指南”参考了国际上5个大型CT肺筛查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包括美国国家肺筛查、荷兰-比利时肺癌筛查、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泛加拿大肺癌研究早期检测和英国哥伦比亚癌症机构,上述研究已积累了10余年CT肺筛查大数据资料。
“新指南”主要的更新是在肺结节管理策略方面:
例如,肺部CT扫描发现小于6 毫米的结节,但没有吸烟、肿瘤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以前的指南在实性和磨玻璃结节的管理上给出不同的随访时间,要求3个月或12个月不等的CT复查;
而“新指南”认为,这类结节的危害很小,不需要常规CT随访,只需针对高危人群才建议12月复查。
对于大于6 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和6-8 毫米的实性结节,6-12个月随访如变化不明显,后续的随访间隔为18-24个月,随访时间比“老指南”拉长,以降低辐射带来的危害。
而对于8 毫米以上的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增高,需要3个月随访,并考虑PET-CT检查或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此外,“新指南”对结节大小的分类依据,也不再局限于二维的平面测量,增加了相应的三维容积(体积)数据,使结节的生长性评估更加准确、可靠。
由于恶性肿瘤的生长在各个经线上不均匀,因此,测量容积比直径可以比较早而且更加准确观察到病灶的动态变化,提高早期肺癌诊断准确率。
例如,体积小于100 立方毫米,不需要常规随访;100 立方毫米以上的磨玻璃结节和100 立方毫米—250 立方毫米,建议 6-12个月随访,体积大于250 立方毫米的实性结节,建议间隔3个月随访一次。
猜你喜欢
换心、换肝、换肾,你可以过换肺吗?
你以为跑马拉松猝死的都是小白吗?那你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