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楠”说科普|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系么?

文 / 上海仁济医院南院
2018-07-21 15:03

很多患者拿到的胃镜报告中提示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化等,在网上搜索后发现是胃癌的“前兆”,从而忧心忡忡,其实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大约为 1%)。并且发展成胃癌的大多是开放型(O型)萎缩的患者,闭合型萎缩(C型)中发生胃癌的患者仅占到总数的1/1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胃粘膜萎缩和胃癌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必然。

胃癌,你从哪里来?

长期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胃癌中,高分化腺癌占到90%以上,而高分化腺癌几乎都发生在萎缩的背景粘膜之上,一般从粘膜萎缩(或肠化),经历异型增生发展至高分化腺癌平均需要10-20年或更长的时间,因此定期的胃镜检查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尤为重要,一般建议1到2年进行一次常规胃镜筛查。

胃粘膜为什么会萎缩?

研究发现胃粘膜萎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期的Hp感染会引起胃粘膜慢性反复的炎症,长此以往就可导致胃粘膜萎缩。同时在根除Hp后,部分患者的萎缩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咸菜,咸肉等腌制品),也会加重胃粘膜的萎缩。

那幽门螺杆菌(Hp)是什么东东?

Hp幽门螺旋杆菌寄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也是目前证实的唯一可以长期存活在胃这样的高度酸性环境中的细菌。

67% ~ 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Hp长期生活在胃粘膜内,它通过直接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或是由于免疫反应使宿主产生自身抗体等多种方法引起胃粘膜的慢性或急性炎症。Hp的传染主要依靠粪口途径,也就是说飞沫和唾液是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极易造成Hp在人群中的传播,因此国内Hp的感染率高达50-80%。

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p?

Hp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臭、腹张、腹痛、早饱、嗳气、反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由于Hp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绝大多数的溃疡患者的病因为Hp感染。

但是由于Hp菌种和致病力的不同,60%以上的Hp感染者长期是没有症状或是仅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在所有的Hp检测方法中,首选C13/14呼气试验,由于其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呼气试验一般为核医学科检查项目)

Hp与胃癌存在关系吗?

日本也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同时Hp的感染率也很高。在20年前对Hp开始大范围的T&T策略(Test and Treat检查并治疗),目前在10-30岁的年轻人中Hp感染率已降至10%左右,同时胃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也呈逐步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人群中进行Hp筛查同时根除Hp有利于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根据多年的研究发现,根除Hp是唯一可以部分缓解萎缩的有效途径,各种药物保健品均没有缓解粘膜萎缩的作用。同时研究也表明Hp未感染的患者几乎不会得胃癌,但Hp感染后发生萎缩的患者患胃癌的几率就大大提高。

文:沈煜枫

本文图片素材为原创内容,转发请标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