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都“没了”,依然工作生活两不误……
你的脑子每天都在进水。
作者|顾小花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脑子都“没了”,依然工作生活两不误 ↓
2007年《柳叶刀》报道:一位法国公务员同志,由于感觉左腿有点软,就来医院检查检查,结果 ↓
如果没有看出来什么端倪的话,我们把正常人的大脑和这位大兄弟的对比一下↓
注:左边是正常人的大脑;右面是这位法国公务员的大脑
满脑子都是水(右图中央黑色部分),基本上没有实实在在的脑子,只剩下薄薄一层脑组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智商高达75、行为得分84、语言能力70!
所以如果上课再受到这样的揶揄:
请大胆告诉老师:
“我们是真的傻!跟水没关系!”
目前,治疗比较严重的脑积水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叫做:脑室腹腔分流术(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讲,就是往大脑中盛满水的池子里,插个管子,把脑子里多余的水都引到肚子里,之后通过肚子里像海绵一样的“大网膜”将这些水吸收,再经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不过咱们的脑壳又不是椰子,在脑子里插个管子,还要终身携带着,着实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
前几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文章,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能无创地去处理脑积水的曙光!
要了解这篇文章的精髓,咱们还要从大脑里的水——脑脊液,开始讲起。
报告,你的脑子每天都在进水 ↓
作为浸泡我们大脑和脊髓的液体,脑脊液看似平平无奇,99%的成分都是水,再随意的点缀着一些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不过,越奢华的会所,往往隐匿在越破败的居民楼的壳子下,脑脊液的洪荒之力,不可小觑。
大脑和脊髓,是我们至高无上的神经系统,为了显示它们的重要性,自远古以来,我们的身体就和它们讲好了条件:
●独立办公室——颅骨、椎管;
●多重安保硬件——硬脑膜、硬脊膜、蛛网膜、软脑膜、软脊膜;
●多重安保软件——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
●24小时排毒大保健——脑脊液;
●360度环绕式餐厅——Willi's环,等等。
大脑和脊髓每天舒舒服服地浸泡在脑脊液中处理工作,随手甩出成百上千个神经递质放到脑脊液里——像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漂流瓶”一样——这些蕴藏着信息的神经递质会传播到相应的地方,调动着我们身体对应部分的活动。
饿了,就从血液中吃喝;憋了,就拉撒在脑脊液里,当然,和“农家肥营养极为丰富”是一个道理——脑脊液也给大脑提供营养。
脑子里进的水,是循环的↓
听起来是不是很脏?放心,脑脊液可不是臭水沟,它是不断循环、更新的。
正常成年人的脑中,一般保持着110-200 ml的脑脊液,这些脑脊液除了供给大脑营养、冲刷大脑带走代谢废物、传递神经递质之外,还完美的利用了液体的浮力、与脑的重力相持,来维持大脑的形态、减弱运动时对大脑的冲击。临了,还不忘操心着大脑的免疫,实时运送来最新鲜、威猛的淋巴细胞,为大脑保驾护航。
也正是因为有了脑脊液,平常我们脑子不舒服,想检查检查的时候,也不用一上来就“掀起你的头盖骨”,直接在腰上来一针,放出来几管脑脊液就搞定了。不同的脑脊液的样子,拥有着不同的意义。正常的脑脊液是清亮透明的,而红的可能是出血、浑浊的可能是感染等等~
为了对得起自己肩负的重任,每天会有大概半升的水参与脑脊液的循环。可是这些水究竟是怎么出现的?被分泌?被抽吸?
小花上学时,课本上也只是浅浅提了句是由每个脑室(大脑里的水池子)的侧壁上,一簇簇长得像草丛一样的静脉丛——脉络丛,分泌的。绕着中枢神经系统流个遍儿之后,又被突入静脉中的“蛛网膜粒”抽吸入静脉中,之后随着血液循环、代谢。可究竟脉络丛是从哪儿逼出来的这些水呢?
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渗透压梯度、以及脉络丛上表达的水通道蛋白AQP1在故弄玄虚:脑脊液里既然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离子,而且浓度和血液中的不一样,就势必会形成渗透压梯度,有了这个梯度,水还不是乖乖就范?况且还有一个只为运输水而生的水通道。
这水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可惜经过前几日这篇重量级文章作者,哥本哈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Nanna MacAulay一通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事情好像并不像之前猜想的那样简单:
1.AQP1这么厉害的话,那我们把它从小鼠的基因上敲掉,是不是小鼠脑子里就没水了呢?然而,敲掉AQP1的小鼠脑子里的水仅仅减少了20%,这20%还极有可能部分归因于小鼠中心静脉压的下降。
2.如果是因为渗透压梯度造成水进入脑子的话,那脑脊液里面的渗透压起码要比血浆中的高出250 mOsm,然而实际情况是,脑脊液只比血浆高出了5-10 mOsm。
3.如果脑脊液的离子浓度比血浆中小,按道理说此时水将从脑脊液进入血浆中,脑脊液的生成应该减少,然而并没有,脉络丛还是可以逆浓度梯度继续产生脑脊液。
那么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向我们最高级的生命中枢持续不断的送水呢?谜底正式揭晓:
MacAulay团队通过抑制活体小鼠大脑中的渗透水转运蛋白,造就了“不存在渗透水传输条件”的小鼠模型,终于发现,原来一个名为NKCC1的Na+/k+/2Cl-同向转运蛋白负责生成将近一半的脑脊液!
尽管这仅仅是在小鼠模型上证实的结论,但脉络丛的结构是具有相似性的,看来在人体上能被证实的几率还真是不小呢!如果真的坐实这个结论,整个医学领域估计都要被它撼动的晃三晃!
最显著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开刀降颅压。脑脊液循环的时候,有一个解剖结构叫“中脑导水管”,由于它“中部宽、上下窄”的特点,被称作是一个关卡。
如果脑出血、脑梗塞、脑子里面长肿瘤,不幸堵住了这个关卡,脑脊液没办法流通,咱们脑子里的压力就会继续飙升,这时候恶心、呕吐都是轻的,最严重的直接“脑疝“——密闭的颅骨之内,强大的压力之下,我们“没骨头”的脑子甘拜下风,卷铺盖走脑,钻到了压力不是那么大的脊柱之中。这下可好,压力是减轻了,脑子也被挤的没功能了。
要说管记忆的那部分被挤了,大家也普遍还可以接受,关键是最容易被挤的是最靠脊椎的脑干——调控我们呼吸、心跳的基础生命功能的脑组织,所以一旦发生脑疝、比如严重挤压脑干的“枕骨大孔疝”,很有可能会一命呜呼。可怕吧?但如果这项研究结果能广泛应用的话,在颅压变化之初,我们把脑子里的水通过NKCC1泄泄洪,不费吹灰之力,人就好了~
现代医学领域主打高精尖的靶向治疗,治标又治本,我们以前的所有做法,不过是出现了相应的症状,而去被动的解决,比如脑子里的水龙头坏了,导致了脑积水,我们只能把水引流出去,可不知道水龙头在哪里,怎么把水关上。但现在,我们找到了谁是水龙头,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也就十分明朗了,只要针对水龙头找到开关的方法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而不再像之前,水管子、洗脸盆、热水器等等相关却无研究价值的东西,胡乱地分散我们的注意。
MacAulay教授也表示,“关于NKCC1通道如何在基底外侧膜上被控制”的相关研究正在火热进展中,小花决定持续跟进这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