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点心,脑膜瘤的症状没那么容易察觉

文 /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2018-06-27 18:29

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

作者|MaGic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女,47岁。患者主诉:右侧颞部包块3年,摔伤后加重疼痛2天。

病史

3年前右侧额颞部无明显诱因出现包块,当时约蚕豆大小,质地中等,无明显疼痛及特殊不适,未作处理,之后包块逐渐增大,病史中包块无破溃及出血等;2天前患者不慎从床上摔下,落地时触及右侧额颞部包块,致包块肿胀、增大伴眼眶周围疼痛,头晕、流泪,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胃寒,无四肢抽搐等症状。

专科查体

右侧额颞部可扪及一大小约2cm×3cm肿块。质中,无明显压痛及波动感,右眼外凸,眼球活动不灵活,结膜充血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重额纹、鼻唇沟无变浅。鼓腮、吹哨不漏气。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CT资料

MR-T1WI

MR-T2WI

MR-T2FLAIR

MR-T1WI+C

您的诊断是?

病理:侵袭性脑膜瘤

手术纪录

概述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

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

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病因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

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发病部位

病理

2007WHO组织学分类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将脑膜瘤分为 3级:

①Ⅰ级:普通型,包括混合型、纤维型和砂粒体型等 9种亚型,属良性,约占脑膜瘤的 70 %;

②Ⅱ级:中间型,包括非典型性、脊索瘤型和透明细胞型,有复发倾向,约占脑膜瘤的 20 %;

③Ⅲ级:包括间变型、乳头型和横纹肌样型,属恶性。

恶性脑膜瘤细胞呈梭形,类似肉瘤,肿瘤内没有典型的脑膜瘤结构,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不属于脑膜瘤。

恶性脑膜瘤病理学上有下列特点:细胞成份具有多样性,异型性增高,有丝分裂活动增多。

生存率

典型性和恶性脑膜瘤占脑膜瘤 20-35 %,良性脑膜瘤全切后 5 年复发率约为 5 %,而非典型性脑膜瘤 5 年复发率则达 40 %。但即使手术全切的恶性脑膜瘤复发率仍高达 50-80 %,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2 年。

研究表明恶性脑膜瘤 5年及 10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65 %及 5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