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使大肠癌发病率10年下降30%

文 / 石化健康行mp
2018-06-15 01:19

关注我们

在美国,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之一,也是主要的癌症杀手之一,90%的大肠癌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但近年,年轻人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在中国,大肠癌也已经成了高发癌症,而且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可怕的是,中国大肠癌年轻化趋势很明显,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人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69.8岁)整整年轻了20岁。

大肠癌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作常容易被漏诊。从癌前息肉开始,经历基因突变,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癌症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有家族史的病人发展会快一些。从早期癌症发展到晚期又需要一段时间,其进展速度往往取决于癌症的恶性程度。在50岁以上的人群里,大约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这种癌前息肉。筛查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和比较小的早期癌症,及时干预。

然而大肠癌又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如能及早做肠镜筛查,切除癌前病变,即可有效杜绝大肠癌的发生。即使检查发现癌前息肉已发展成早期大肠癌,只要经正规治疗,生存率仍高达95%。相反,若等到晚期才发现,生存率就只有5%了。

临床筛查大肠癌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以大便潜血试验为初筛,如是阳性,再做肠镜检查,作为精筛,第二种是45岁后直接做肠镜,如没发现肠息肉等病变,之后的筛查间隔可放宽到3年或5年,等到75岁后就不建议再做了。以下4种情况如满足2种,最好尽早筛查肠癌: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肠癌筛查,总是肠胃不适,比如腹泻、便秘、大便有血等,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本人有癌症史、肠胃病史肠息肉史。

大肠癌

.✴END✴

美国如何使大肠癌发病率10年下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