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底能治吗?哈佛终身教授这样回复

文 / 文汇网
2018-06-13 10:50
癌症到底能治吗?哈佛终身教授这样回复

你身边有人不幸患上癌症吗?2015年全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每六个人死去,其中有一个人是得了癌症。在我国,国家癌症中心最近发布的最新一期癌症统计数据则显示,在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一万人被诊断出恶性肿瘤。

那么终极问题就出现了,癌症到底能治吗?到底到何时才会抹去“第一杀手”的头衔?

社会上的热点,也是研究领域的焦点。上周日在上海纽约大学举行的理解未来讲座上海专场中,主题就聚焦了“前沿科技:脑机融合与癌症免疫治疗”。哈佛大学丹娜法伯(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教授、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刘小乐分享了癌症免疫的研究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趋势。

刘小乐首先描述了现在人们治疗癌症的两种方法。传统上,癌症早期就是手术切除,化疗就是“下毒”,希望毒死的癌症细胞比正常细胞多一些,第三个就是放疗,就是“烧”。而不少精准治疗癌症的办法则是靶向治疗,“比如在美国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病人进来以后确诊得了癌症,医生会为他做肿瘤测序,测测几百个基因,希望能找当一个靶向的药,只针对癌症细胞杀伤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这是精准医疗,美国比较普及,中国也有很多公司在尝试。”

“一个人得癌症主要有两个基因,第一个是基因变异,不管是辐射还是抽烟,第二个原因就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刘小乐透露了自己未来科研的方向,将更深入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探索免疫治疗的模型学习及智能化。把人类完全从肿瘤、癌症等疾病中拯救出来,这仍将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科研探索。

刘小乐表示,真正想要治疗癌症,需要把肿瘤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表观遗传治疗与个性化治疗相结合。如果说肿瘤靶向治疗是祛邪,免疫治疗就是要扶正,而表观遗传治疗就是调节调养系统平衡,个性化治疗则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到2020年,这个治疗方向会有些乐观。”

“技术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安佰深股权投资集团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地区总裁、未来论坛理事张曦轲表示,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海量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发展又面临新的突破点。两者结合将对很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刘小乐坚信,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跨界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数据共享和交流,计算机、统计、生物各领域学者加上医生一起讨论、互相学习才能把这个癌症的问题解决”。

未来论坛是由中国时下深具影响力的一批互联网先行者、投资界成功者、科技业前沿者发起,并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创立。未来论坛将网罗全球最新技术和有洞见的人,进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与互动。

作者:徐晶卉

编辑: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