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烟草与健康

文 / 306医院医学科普
2018-05-10 21:09

胡美,解放军306医院,呼吸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烟草对我们国家来说是“舶来品”,它最早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原住民中被发现,它们常常被用做祭祀中与神灵对话的必需品,有时与其他的一些植物一起被用作治疗感冒等。随着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殖民者涌入,美洲的烟草、土豆、玉米、西红柿等随着贸易于公元1528年相继传到欧洲、最后在整个世界内传播,而烟草至今遍布每个国家,影响着人类。

烟草传入我国大约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并逐渐大面积种植,起初,人们对烟草的认识就像烟草的发源地美洲原住民一样认为有“还魂”、“去寒疾”、“去积食”及“去头虱”等作用,甚至认为烟草能解除“抑郁愁闷”,故而称之为“忘忧草”,但是,随着烟草的使用人群的增多、使用时间的延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烟草的危害。

清代医生张璐的《本经逢原》及陈淏子的《花镜》中均提出了烟草有害健康,明医吴澄在《不居集,烟论》中指出健康人“频频熏灼”会“津涸液枯、暗损天年”。有的医生甚至将烟草论为“毒草”,有识之士开始提倡戒烟。明朝崇祯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等支持戒烟、甚至颁布了戒烟令。到民国虽然烟草的税收等仍提出了吸烟有害、要求戒烟,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纲要》也提出了禁止吸“纸烟”。

尽管烟草的巨大经济利益,国际上,1941年纳粹德国展开了“戒烟运动”,资助烟草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1948年英国生理学家Richard Doll研究报道了吸烟能够导致严重损伤身体健康,2年后他在《不列颠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他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很密切,4年后著名的“不列颠医生研究”确认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这个研究一直延续到2001年,《读者文摘》持续报道了这些有关吸烟危害的文章。

1964年美国的《普通外科》杂志报道了吸烟与肿瘤的关系,并于1980年代论证了这种关系。吸烟是喉癌、口腔癌、咽癌、乳腺癌、肾癌、食道癌、膀胱癌等肿瘤的首要病因。人们认识到了烟草的严重危害,发达国家开始从税收增加、广告等角度限制烟草发展,有关烟草成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烟草中的多环芳烃如苯并芘、烟碱、尼古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除上述与肺癌、身体其他肿瘤的关系而外,暴露于香烟烟雾,香烟中的有毒物质如尼古丁、可替宁、丙烯醛致齿龈成纤维细胞中毒,破坏齿龈成纤维细胞维持或重塑齿龈的正常结构。烟草烟雾可使鼻-鼻窦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和固有免疫功能遭到破坏,从而诱发或加重鼻窦炎。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可加重哮喘症状。

我国学者有研究报道香烟烟雾能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2006年美国《外科总监报告》综述提供了香烟烟雾暴露尤其是二手烟暴露导致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证据确凿。目前WHO调查发现发达国家随着香烟的控制,尽管老龄化现象很明显,但是中风的比例反而下降,反观发展中国家,随着烟草使用流行率的增长,这些国家的中风患者人数将大量增加,无烟烟草一样通过使血压增高促成高血压引起中风。

另外,烟草影响生育能力,导致不孕不育、流产、早产及胎儿出生缺陷。孕妇被动吸烟或主动吸烟不仅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还可能会影响后代远期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后代易出现反社会行为、攻击性、对立性品格等。

综合上述,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危害极大,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168个国家和地区成功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控烟措施日益严厉,”无烟”已经成为世界新规范。但是,我国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三分之一的全球烟草被我国人民消耗,吸烟者超过3亿,7.4亿人受二手烟侵害,每年有14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若不严格控制吸烟到2050年烟草相关疾病死亡人数将突破每年300万。中国是《公约》国,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控烟立法,烟草税率、烟包警示灯较其他公约国还有明显差距。

我国政府正在做积极的努力,保护人民的健康,自2008年以来全国有18余个城市逐步实行无烟环境立法,2015年6月首都北京实施了《北京市控烟条例》,公共场所不能再吸烟,必然减少香烟对健康的危害。而全国性的控烟立法指日可待。

总之,烟草的危害罄竹难书,戒烟、抵制二手烟、放弃无烟烟草是对每个人的健康、乃至每个民族或是整个人类的健康无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