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艺教授:放疗的艺术,在脑转移灶控制和认知功能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导读
2018年4月12~14日,备受瞩目的“201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暨北京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解读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射治疗策略。
问
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小分子TKIs和单抗类抗HER2药物的地位如何?
答
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registHER研究中,脑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37.2%,其中57.6%以脑转移为首发转移。这引发研究者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发生风险的思考。来自韩国的数据显示,前曲妥珠单抗时代,HER2阳性BCBM发生率为37.8%,而曲妥珠时代该比例下降至25%。
多项针对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的研究中均提示,颅内放疗后抗HER2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绝对值获益大约9~14个月。脑转移后持续抗HER2治疗可以通过对颅外病灶的有效控制,减少了约一半由颅外转移灶进展带来的死亡风险。
因此,脑转移死亡风险并不仅仅在于颅内进展, 靶向治疗可以大幅度降低颅外病灶的死亡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问
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疗有哪些进展?放疗和系统治疗如何更好地配合使用?
答
放射治疗是脑转移局部治疗方式之一。由于多方面的局限,手术的可及性不够,所以手术不是脑转移的首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成为比较重要的选择。
目前对于脑转移的放射治疗,我们主要指两种治疗方式:立体定向放疗和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包括伽马刀、赛博刀和直线加速器等,因为有高度聚焦的立体定向功能,都可以称为刀。
它的特点是:通过单次或少数几次分割给予局部病灶大剂量放射,实现较高生物效应的同时兼具保护其他正常脑组织的作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放疗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但是它的缺点是,对其他颅内远处转移控制不佳。很多数据表明,进行立体定向放疗后后续颅内进展概率增加。
所以,多发转移的患者不太适合立体定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
对于不适合SBRT等治疗的患者来说,可以应用海马回保护的WBRT治疗,可达到肿瘤控制和认知功能保护之间很好的平衡,再加上抗HER2治疗的“保驾”,给以往对患者来说打击很大的脑转移进行完全不同策略的治疗,使患者获益。
陈佳艺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
上海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1.殷咏梅教授: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之“三生三世”
2.江泽飞教授:精准医学时代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与人工智能
3.牛晓辉教授:内外兼修,让夹缝中的乳腺癌骨转移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