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探索创新治疗手段,让患者受益最大化
“当下,面对肺癌我们再也不会束手无策了,手里的‘武器’比以前丰富多了、也厉害多了,与此同时,如何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肿瘤治疗等手段,让患者获得最大益处是肺癌治疗领域需要探索与钻研的方向”。
近日,在第九届上海国际肺癌论坛暨第五届中瑞国际肺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临床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临床协会名誉主席廖美琳教授和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舜教授分享了他们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理念,呼吁进一步整合各学科资源,促进我国肺癌诊疗的规范化、精准化和国际化,以提高患者总生存。
廖美琳教授和陆舜教授接受采访
“奇迹”:奠定肺癌多学科治疗基础
廖美琳教授回忆:“上世纪70年代,面对肺癌患者,医生可选择的‘武器’只有手术、化疗、放疗三种,而且以单一治疗手段为主。后来,在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时我们发现使用化疗加手术的方法,结果喜出望外,有一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36.3%。这是一个令外国专家都难以置信的结果,这说明多种手段联合是会有‘奇迹’发生的,从那一刻起我的脑海里就奠定了多学科联合的基础。”
据悉,上海国际肺癌论坛正是秉承着“多学科”的交流模式,让内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围绕肺癌治疗进行深入讨论,在分子病理、免疫肿瘤、基因测序等话题上各抒己见,做到集思广益、信息共享,从而推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规范临床实践。
陆舜教授说,随着精准医疗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肺癌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如何让这“十八般武艺”相得益彰,多学科合作就特别重要。“多学科联合并不是治疗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技术融合、换位思考,彼此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一起发力促进肺癌治疗的规范化发展。” 陆舜教授说。
进步:肿瘤科研兼顾患者感受
“EGFR突变脑转移的病人是该放疗还是使用靶向药?除了临床证据以外,病人的自我感觉怎么样?病人的经济能力和负担程度如何?” 陆舜教授认为,一个合适的治疗方式,除了药物本身以外还需要同时兼顾病人的感受和意愿。“以前,我们仅仅基于研究结果考虑治疗手段,而现在我们还会同时倾听患者的反馈和诉求,避免让这些诉求被‘生存率’这个硬指标所掩盖。” 陆舜教授说,与20年前相比,中国的肺癌研究在国际上有了很多话语权,但除了临床注册研究之外,我们还应该着力于真实世界的研究,让其更贴近临床实践。“我们的数据库建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目前已经纳入几万名患者,相信很快会基于中国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回答一些问题。”
突破:免疫肿瘤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廖美琳教授告诉记者,以前的治疗手段是想把肿瘤全部消灭,然而,由于晚期患者多,当今倡导的是可以与瘤共存。把肿瘤当作慢性病的说法会对患者的心理暗示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随着新的治疗手段、药物的出现,“慢性病”这个词我们也敢大胆的说出来了。
陆舜教授指出,把肺癌转化成一个慢性病,我们离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接近了,至少在一部分肺癌病人中有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慢性疾病指中位生存达到5年,根据去年来自nivolumab最早的一期临床数据,免疫肿瘤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16%,比之前提高了近4倍。16%的五年生存,意味着这部分病人达到了慢性病这个定义。
据悉,自2014年全球首个PD-1抑制剂上市后,免疫肿瘤治疗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上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首选方案,改变了肺癌治疗的思路和实践。
未来:精准与联合,
免疫肿瘤治疗提高患者获益
陆舜教授说,我国今年有望迎来第一个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后,中国肺癌治疗也将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这一方面是患者的福音,另一方面,作为最前沿的癌症治疗手段,免疫治疗有待我们认识或回答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如何精准筛选出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如何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节约大量经济资源?免疫治疗的联合一定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方向,但如何联合、谁先谁后、剂量和给药频率如何?无论未来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如何,其归根结底都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如果说靶向治疗为基因突变人群开了一扇门,那么免疫治疗就为野生型患者打开了一扇窗。对于这部分患者,免疫治疗会在未来3年里面,大幅度提高他们的中位生存,有望从20个月左右提高到36-40个月,这样就能使晚期肺癌患者整体人群的中位生存达到3.5年到4年,甚至更高,距离5年慢性病的目标就非常接近了。” 陆舜教授充满希望的说。
(部分内容摘自BMS研究数据)
文/健康报记者 朱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