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专家实现晚期肠癌化疗新突破
徐瑞华教授团队成员 杨森 摄
中新网广州3月22日电 (蔡敏婕余广彪)中日韩三国专家团队实现晚期肠癌化疗新突破,接受改良治疗方案的患者,平均生存期达到17个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2日称,该研究首次证实改良的治疗方案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并于近日发表在《柳叶刀肿瘤》。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近10年,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结直肠癌起病隐匿,中国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至10%。对于不可手术治愈的晚期结直肠癌,即便通过全身性化疗控制,5年生存率仍不足10%。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大型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AXEPT研究,旨在探讨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的疗效及耐受性。
徐瑞华介绍,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目前有一套国际指南推荐的双药联合化疗标准方案。然而,该国际标准方案需进行每两周一次、长达46小时的输液,并且治疗前患者需接受中心静脉插管的手术,应用极为不便。
基于前期开展的II期临床研究,徐瑞华设想适当降低剂量的XELIRI方案能同时带来化疗副作用的减低以及疗效的增益。
基于该设想,徐瑞华与韩国峨山医院教授金泰万、日本爱知县肿瘤医院教授室圭共同带领,由中日韩98家医院组成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团队开展了改良的XELIRI方案的大型III期AXEPT研究,其中,改良方案里的卡培他滨用量下调至800mg/m2bid(毫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日两次),伊立替康用量下调至200mg/m2,整个方案每三周为一周期。
AXEPT研究耗时3年余,共入组650名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改良方案的患者,平均生存期达到17个月,不劣于、甚至超过了接受上述国际标准方案的患者的15个月平均生存期,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其中血液学毒性(如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更是降低一半以上,且返院用药时间从每2周一次延长至每3周一次,每次住院治疗的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为患者减少了交通费用。
在《柳叶刀肿瘤》同期发表的专家述评中,澳大利亚胃肠临床研究协作组长Timothy Price(提摩西·普莱斯)表示,口服化疗药物的化疗方案能使治疗更简化;改良的XELIRI方案将有望替代现国际标准方案成为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新的标准化疗方案。此外,在该研究结果公布后不久,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泛亚洲结直肠癌指南就已将其采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