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叫你“小心肝儿” 这些“肝货”你知多少?

文 / 河南省肿瘤医院
2018-03-16 19:21

3月18日是第18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爱肝护肝,珍惜生命”。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各种肝病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已成为全球肝病患病率的第一大国。

肝称得上是所有内脏中的“劳模”,

它身兼数职,默默劳作,

由于人们对它认识不足而“备受打击”,

如果你也爱护自己的“小心肝”,

一定要懂得这些“肝货”常识。

得了肝炎就一定会得肝癌?

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玲说,我国是肝炎大国,据资料统计全国有10%的人感染乙肝病毒;而我省作为人口大省,加之前期经济水平落后,更是乙肝感染重灾区。临床上约90%的肝癌患者伴有乙肝病史,有5%~8%的肝癌患者是感染丙肝,另外的3%左右的病人则跟长期酗酒、长期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有关。临床上常可见肝癌病人经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过程。

哪些人易患肝癌?

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者:尤其是母婴垂直传播一出生即患肝炎的人群。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则患病风险更大。

有酒精性肝硬化或者血吸虫肝硬化的患者:如合并肝炎则患癌风险更大。

饮食中经常含有致癌物质:如发霉的花生、薯干、萝卜干等。动、植物油有哈喇味后不宜食用。

其他慢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脂肪肝,胆道系统疾病等。值得一提的是,男性肝癌患病人数是女性的2~5倍。

肝癌会传染吗?

张玲主任说,肝癌是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是病毒性肝炎(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其他因素还有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素等。而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乙类传染病,在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虽然肝癌不传染,但肝癌的致病因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输血、性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因此,合理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加强疫苗接种、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等方式,有效控制了乙肝病毒传播,从而减少、消除新发感染病例的出现,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遍布全球,亚洲尤其是中国属于高发区,接近10%的人口为HBV携带者。

出现哪些情况要及早去医院检查?

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早期常不易引起注意,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体征。在不少情况下,肝肿大或肝区肿块是病人自己偶然扪及而成为肝癌的首发症状的。

哪些检查可早期发现肝癌?

超声检查。B超检查即方便又实惠,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以及大小和部位,诊断准确率较高。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相当高的。肝癌从1到3cm,最快约需4~6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第一次做B超没有发现肝癌,4~6个月后再,肝癌还在3cm以下,此时进行治疗还是不错的。

CT检查。CT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但是直径小于2cm的肝癌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CT是很难发现肝癌的踪迹的。因为肝癌呈弥漫性严重,CT不易发现,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有困难。

MRI(核磁共振)检查。该检查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肝癌病灶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如出血坏死、脂肪变性以及包膜的显示和分辨率均优于CT。对良、恶性肝内占位,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甲胎蛋白检查。当以上检查完后若有怀疑是早期肝癌时,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甲胎蛋白检查辅助诊断。这是一种常见的查方式,目的是观察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敏感性,但临床上部分病人甲胎蛋白未必就高,因此甲胎蛋白不高者并不能完全排除肝癌患可能性。

专家介绍

张玲

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抗癌协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学组副组长,省医学会胰腺学组委员。精通肝、胆、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中央型大肝癌手术切除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等疑难复杂手术。

审核:庞红卫 | 文、辑: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