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将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美国水准,中国还需要做六项准备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在高发区如北欧、北美等国家,乳腺癌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1倍,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75-85岁达到最高。
而在亚洲等低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绝经后会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亚洲人移居西方国家后仍保持这种年龄分布特征。
乳腺癌的生存率可以超过85%
乳腺癌虽然是癌症,但是它并不是绝症,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将其称之为“慢性病”。因为世界部分地区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超过了85%,甚至达到100%。
在日本,被列为癌症治疗点的医院,如果乳腺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不到85%以上,就表明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做得很差。
2017年8月,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发表了2008年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统计。这项统计当中,癌症治疗5年生存率达到100%的有5所医院,全部都达到了80%以上,其中50%以上的医院达到90%以上。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的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率达到了93.7%,圣路加国际医院为96.3%,癌研有明医院达到了95.1%,埼玉县立癌症研究中心为94.3%,爱知县癌症中心中央医院为98.9%。
在美国,乳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89%,早期患者治愈率达到98%。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很快,为每年3-4%,但是治疗水平很低,五年生存率仍不到60%,但是中国也有一些地区做的很好,比如上海。
2017年,第12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传出消息:上海乳腺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已达91.8%,绝大部分罹患乳腺癌的女性将能获得长期生存。
这些数据表明,乳腺癌正逐渐演变成一种可预防可管控的“慢性病”。那么,美国、日本是如何防治乳腺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又该如何提高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呢?动脉网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
美国是如何做到的
美国肿瘤协会(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1997年建议乳腺癌普查原则:
此后,美国放射协会(Amer 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ACS以及NCI分别就妇女乳腺癌普查发表建议,一致认为40岁-49岁开始乳腺癌普查比较合适。
对于有乳腺癌高危险因素的妇女,经医生指导可在 40 岁之前开始参加乳腺癌普查,这些高危险因素包括:曾患乳腺癌;病理证实非典型性增生;乳腺活检≥2次诊断为良性病;携带有遗传性突变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一级亲属中(母亲、姐妹、女儿)任何一方患乳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所有预防性的检查包括癌症检查,只要有保险,都不需要自己付费,而是由保险公司付费。
而国内除一部分人外,大部分都要自己付费的,因而很多人很多年都不做体检,更不用说癌症预检了。等到明显症状出现,几乎都是晚期了。
日本部分地区5年生存率甚至达到100%
日本在女性两癌筛查方面是这样做的:基本上每两年实施一次筛查,乳腺癌免费,宫颈癌只收取极低的费用(也有免费的)。他们并不做什么特意的宣传,而是只要你加入保险,社保部门就会把免费或优惠券邮送到你家中,督促你去检查,同时医院也会提醒。
上海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91.8%
上海市疾控专家指出,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环节在于尽可能地早发现、精准的诊断、规范的治疗和有效的康复。
上海癌症生存率历史监测资料显示,近30年间上海女性乳腺癌生存率稳步提高,每10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其原因与上海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女性癌症防治知识水平高和筛查参与率高有关。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就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并已于2017年2月发布。
该指南的执笔专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医师郑莹主任指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期、康复后的无病生存或疾病稳定期、疾病进展和终末期。
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第二阶段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对于预后的影响也越发重要。她们在社区和家庭中生活,更需要正确的康复指导才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最佳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转移,降低死亡率。
师夷长技
美国和日本都有完善的乳腺癌筛查制度,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一,国民早筛教育,无论是美日还是中国的上海,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已经深入人心,进行国民教育是进行早筛工作的基石;
第二,与商业保险合作,从美国的案例我们发现,正是处于提高利润的需求,美国的保险公司希望他的客户进行乳腺癌的早起筛查,这样可以避免后期治疗的高额费用,相比于自觉去筛查,保险公司的督促将提高筛查率。
另外,商业保险的参与将降低医保的压力。医保本就捉襟见肘,实现全民普查在资金方面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利用AI辅助筛查,还需要做六项准备
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乳腺。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体检者结合影像学检查做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
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也是初步判断乳腺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
当筛查数量大,基层医生数量和能力更不上的时候。有人推荐使用逐渐成熟起来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来做初级的检查。
图片来源 :尚医云
从这张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帮助下,医生的筛查量可以增加万倍,达到每天10万个筛查对象。这个模式看似简单,要想实现,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1、市场教育:对着镜子自查不靠谱
宜宝科技创始人周明向动脉网介绍,目前适龄妇女(39-65岁)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早期筛查的方式确实五花八门,甚至还有通过照镜子进行自查的,一些专家都很无奈。乳腺钼靶照相、彩超才是正确的筛查方式。
2、图像质控系统的完善
最近几年国家为基层医疗机构大量采购设备,但是仅有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合格的操作技师。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是护士或者医生兼任技师。但现阶段把他们培训成合格的技师并不现实。
随着科技的发展,包含有人工智能系统的影像工作站是可以纠正技师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出现“傻瓜式”错误。
规范的放射图像是后期筛查的基础。
3、接受成熟的乳腺癌辅助诊断技术
周明还表示,在美国几乎所有的乳腺癌筛查都是由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和医生共同完成的。
辅助诊断技术(CAD)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了,机器学习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CAD技术已经被验证了是有效的。体检机构可以尝试使用新技术进行筛查。
4、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工信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国内先进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以上典型疾病的检出率超过95%,假阴性率低于1%,假阳性率低于5%。
即使到了这个水平,还是不敢保证100%的准确。如果出现漏诊,责任该如何划分,是医生的责任还是AI系统的责任,保险能否处理好这期间的问题。
目前这是阻碍AI产品落地使用的非技术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也要正视一个事实,医生本身也会出现漏诊,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只是一个助手,它的存在可以实实在在的减少漏诊。
5、商业保险的成熟
周明表示,美国的筛查工作做得好,很大原因是商业保险为40岁以上的妇女提供免费的筛查,相比于中晚期大手术得费用,前期的筛查成本还是很低的,为客户提供免费筛查会使利益最大化。
但是中国的商业保险并不成熟,宜宝科技和保险公司谈了很久都没有出结果。
经过调研发现,国内很多人没有做筛查一方面是不知道这个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钱的问题,个人不愿意为次单项付费。
现在宜宝科技尝试和保险公司合作,为保险公司指定保险产品,推动行业的发展。
6、保险、民众、基层医生联动
保险进来以后,乳腺癌筛查的普及还牵扯到推动力的问题。仅凭国家的推动,很难实现。民众的筛查动力可以由基层医生和保险共同驱动。
由保险和政府为基层医生提供筛查奖励,类似于家庭医生签约,当基层医生完成多少例筛查以后,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做可以让家庭医生做一些实事,还可以为他们带来额外收入。
另外,相对来说,基层医生与民众的信任更容易建立起来,利用基层医生进行宣教,也可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筛查的普及又可以降低保险的支出。这是共赢的做法。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于2017年10月25日宣布成立,并将于2018年初颁布《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在人工智能时代,希望可以通过科技推动将乳腺癌真正变成“慢性病”。
文|王晓行
微信|wxh-666-666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