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防癌体检的“3个坑”,医生教你正确查癌!
小编一早打开电脑就看到一条癌症患者求死的消息:磐安一位男子因恶性肿瘤3次复发,彻底绝望,不想拖累老婆孩子,写下遗书后独自跑到一个废矿洞准备自杀。
是的,患癌不仅本人痛苦,也给家庭带来重负。医生天天强调,目前预防癌症的最有效方法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定期体检才能早期发现。防癌体检该怎么做,很多人存在误解,常见掉进“三个坑”。下面就让肿瘤专家传授正确的防癌体检知识。
误区1:几滴血就能筛查近10种癌症
滴血验癌,其实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它能筛查出少数癌症,并不能发现所有癌症。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其中,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是比较基础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很多体检中都包含这两项。
肿瘤标志物高,并不一定就是得癌了。肿瘤标志物存在“假阳性”,不能准确判断早期肿瘤。它更主要是帮助医生观察中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因此,肿瘤标志物高,仍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误区2:PET-CT扫身一遍,癌症即现
PET-CT比普通CT更先进,价格也更贵,近年来渐成查癌神器。它能发现1厘米大小的小肿瘤,但也有一定的缺陷,无法发现所有癌症的踪迹(比如食管、胃肠的病变)。PET-CT不能代替胃镜和肠镜,也不能取代CT和MRI,它对人体同样有辐射。
清华大学长庚医院肿瘤外科专家蔺宏伟博士说,常规体检没必要做PET-CT检查, PET-CT多用在晚期肿瘤复发的确诊、定位,或者来源不明的肿瘤的诊断。也就是说,它的真正作用不在于筛查。
肿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认为,肿瘤的早期筛查不能单纯依靠一种方法,而应该通过影像、活检、血液检查等综合手段进行诊断,才能最有效地发现癌症。
误区3:把普通健康体检当成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是一项针对肿瘤筛查的特定检查,有别于普通健康体检。有些医疗机构、体检机构的防癌检查项目为了多收钱而随意搭配,其实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并不能帮助体检者很好发现癌症。记住一点,防癌体检不是项目越多越好,一次体检不可能预防所有癌种。
做防癌体检最好是到专科医院,在体检之前做个肿瘤早筛咨询,医生会根据个人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为你量身定制的防癌体检套餐,这才是真正有效的防癌检查。
中国5大高发肿瘤,做什么检查最靠谱
第一种:肺癌
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史,年龄在40岁以上,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有20年烟龄,20岁前开始吸烟,每天吸烟超过20根。
建议:每年给肺部做肿瘤筛查——选择低剂量螺旋CT。
第二种:肝癌
高危人群:乙肝、丙肝等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长期喝酒、喜欢吃腌制品等。
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肝脏检查,肝脏B超+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第三种: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结直肠癌就是大肠癌,有肠癌家族史,年龄在40岁以上,有结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抽烟喝酒人群。
建议:肠癌筛查方法有肛门指检、大便潜血、肠镜、粪便DNA,其中肠镜是金标准,建议40岁以上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事可以间隔5-10年再做第二次。
第四种:乳腺癌
高危人群:乳腺癌家族史,BRCA基因突变,月经来得早或停经晚,生育较晚或未生育。
建议:年龄到了25岁就要开始定期到医院筛查乳房,每年可以做一次乳腺彩超预防乳腺癌。40岁以上则建议每年常规做钼靶检查和乳腺彩超检查。
第五种:胃癌
高危人群: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肠化病史,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的食物,长期吸烟酗酒。
建议:40岁以上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