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存活不到1年!这种新技术有效提高生存率

文 / 家庭医生在线网
2017-09-11 22:07

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不断提高,胰腺成为了最让人“伤不起”的器官之一。胰腺隐藏在人体腹腔的深处,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如果要进行胰腺手术,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大部分医生都拿胰腺癌“没办法”。

胰腺癌晚期存活不到1年!这种新技术有效提高生存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胰腺癌微创治疗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胰腺癌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晚期生存率平均只有9个月。建议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定期做胰腺癌的筛查,做到早诊早治。

难治:胰腺癌晚期存活不到1年

胰腺癌的晚期存活率低,目前胰腺癌的5生存率不足6%。由于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异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查出来后,都已经到了晚期。

“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较低,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平均只能活9个月,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有些患者的生存期可以达到2年。”陈汝福教授表示,胰腺癌的治疗还是要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早期的胰腺癌,可以做手术根治治疗,如果胰腺肿瘤侵犯到了血管,还能用术中放疗的方式治疗。

胰腺癌晚期存活不到1年!这种新技术有效提高生存率

吸烟、肥胖、糖尿病等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年龄越高,发病风险就越大。如果有胰腺癌家族史,更需要小心。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发现。

B超是较为经济的胰腺癌筛查方式,如果要进一步确诊,还需要做CT和穿刺活检等检查。陈汝福教授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做检查。

微创:手术2天后可以下床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胰腺癌患者要求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陈汝福教授表示,胰腺癌的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优势非常明显。腹腔镜可以将细节放大数倍,提高手术精细化程度,患者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

“以前的开放手术要开一个30厘米的口子,现在微创手术只要在肚皮上打几个小孔就能进行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大大减少,只要2天就可以下床,一般两个星期后就可以出院。”

陈汝福教授表示,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周围又有包绕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胰腺外科手术有很大的风险。心肺功能较差,癌细胞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人,不适宜做微创手术。

胰腺癌晚期存活不到1年!这种新技术有效提高生存率

胰腺癌的微创治疗,需要医生掌握高超的“手上功夫”,有一定的学习周期。如果胰腺癌病人要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应当到大的胰腺癌中心去。

创新:清扫神经淋巴结减少复发

胰腺癌主要通过神经转移,如果手术后不进行神经淋巴结的清扫,会增加胰腺癌手术后的发病风险。

陈汝福教授介绍,全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性切除联合神经淋巴结清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的一种创新模式。

在为胰腺癌病人切除病灶后,在对胰周后腹膜5组神经丛进行规范化的根治清扫,能显著减少术后的1年局部复发率及缓解癌症相关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