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能治宫颈癌?中山大学教授让抗癌病毒威力大增3600倍
罹患癌症再染上绝症,这意味着什么?
1904年,意大利的一位妇女就遇上了这样倒霉的事。她肚子里长了个硕大的肿瘤,才刚刚被诊断出是宫颈癌,内心无比沮丧之时又不幸被狗咬伤。被咬伤后,医生为她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一种减毒的狂犬病病毒。
也许是治疗及时,这位妇女并没有狂犬病发,然而好却运远不止如此。她那被医生形容“大得不可思议”的肿瘤居然逐渐消失了,直到1912年,8年过去了,这位妇女的体内都再没有出现过肿瘤。
这给医生也带来了一些启发,不久后有多名同样患有宫颈癌的妇女也被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效果差强人意。1910年的一篇报道写道:一些患者身上的肿瘤小了——这可能是因为病毒以某种方式消灭了癌细胞。不过,这些患者最终都死于癌症复发。
恶性肿瘤源于变异失控的细胞,它们生长速度飞快,在全身四处游走,对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也正因为肿瘤细胞分化度低生长速度快的特性,放射线对其的杀伤力远远强于正常体细胞,放射疗法因此诞生。它与化学疗法是目前非手术治疗癌症的主流方法。它们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靶向性差,病人承受的痛苦甚至比不接受治疗还要大。
狂犬病毒能抑制宫颈癌的个例出现给了科学家们新的思路。起初,工作的重心在寻找天然或减毒后的病毒,发现水痘病毒和麻疹病毒对白血病和一些淋巴瘤具有抑制作用。但这仍然是相当危险的,这些病毒即使经过减毒处理也依旧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会给病毒亮绿灯,还没向肿瘤开枪,病毒就已经被免疫系统缉拿归案了。
直到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结构,分子生物学兴起,改造病毒成为可能。猎杀肿瘤的病毒被称作溶瘤病毒,目前人为改造过的一些溶瘤病毒有甲流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以及单纯疱疹病毒*。
*注: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两型,一型主要导致上半身的症状,如口唇部溃疡、疱疹性皮肤炎,二型主要导致生殖器疱疹。
溶瘤病毒感染细胞的特异性强,这是由病毒表面蛋白质和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而决定,因此误伤正常细胞的概率极低。早在2005年,我国就批准了溶瘤病毒H101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
近日,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了在溶瘤病毒M1研究上取得的重要突破。M1病毒在1964年就被发现,是一种由海南的蚊虫传播的病毒,对人不致病。小半个世纪后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偶然发现M1病毒可将大鼠体内的胶质瘤溶解,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溶瘤病毒。
颜光美团队的重大突破在于发现了一类靶向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可将M1病毒的抗肿瘤活性增强3600倍。如果把溶瘤病毒比作经过训练的士兵,那这种小分子化合物就是士兵的强力武器。经过在大鼠、食蟹猴等练兵场的演练胜利后,M1病毒已经磨刀霍霍,计划在2018年申请临床试验。
溶瘤病毒从发现到应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努力改造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让其攻击特定的细胞,又改造病毒表面的特征,使其能过逃过免疫系统的追杀。以医学的角度来看,太精妙极了;但若以武器的角度来看,却也恐怖至极。
*参考资料
科学松鼠会 《溶瘤病毒:抗击肿瘤的利器》 作者:贝塔-鱼
环球科学 《用病毒猎杀肿瘤》
新华社 《中国科学家给抗癌病毒绑上“烈性炸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