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节炎日 | 认清不同关节炎,治疗保健心中知!

文 / 云南中医
2021-10-14 00:26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作者:张丽琴(硕士研究生,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住院医师。2020年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同年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很多人都出现了手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多关节疼痛的症状。早晨起来四肢僵硬,活动也不灵活……这到底是患上了风湿病,还是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呢?

以上这几种病,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听说过,但具体怎么区分,很多人却一头雾水~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风湿病

风湿一词起源于中医,也称为“痹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关节、骨骼、肌肉或者关节骨骼附近的肌腱、软组织疼痛的一类疾病,其病因主要是“风”和“湿”。

现代风湿免疫病是指一组主要累及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疾病,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造成关节炎等各个系统器官的损伤,病因尚不清楚。风湿免疫病包含200种疾病,风湿免疫病分为十大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晶体和代谢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病、肿瘤相关风湿性疾病、神经血管疾病、骨及软骨疾病、关节外疾病、其它有关节病表现的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不是痛风最主要的危害,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临床表现

临床按其病程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足弓、踝、膝、手、腕及肘关节等亦可累及;间歇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血尿酸增高;慢性期可见痛风石形成,出现持续关节肿痛、强直、畸形,甚至骨折、肾脏损害等。

诱因

常因饱餐饮酒、疲劳、紧张、关节损伤、受冷受潮等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调摄护理

急性期宜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饮食控制很重要,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骨髓、海鲜、螃蟹、豆类等含嘌呤最丰富;鱼虾类、肉类、豌豆、豆腐、花菜、菠菜亦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则不含嘌呤。痛风患者每天饮水2000m以上以利尿酸排出,肥胖者应减少卡路里的摄取,降低体重。此外,还需避免过度紧张,饮酒,感冒、受湿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约80%的患者为女性。RA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环境污染因素、性激素、免疫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临床表现

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及活动受限,中晚期患者可出现手指“天鹅颈”及“纽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掌指关节尺侧偏斜)。

关节外症状: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及心、肺、神经系统受累。

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标除了控制症状,更为关键的是要应用改善病情的药物,延缓病情发展,避免致残。常用药物分为五大类: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和中医药。

中医特色治疗

采用中医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可明显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

中医内治:急性发作期多以风寒湿热之邪致病为主,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除痛、清热除湿;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治宜补益肝肾、益气养血。

中医外治:辨证选择中药热奄包、封包、熏药、熏洗、水疗、蜡疗、药罐、针灸、针刀、推拿、穴位注射等治疗。

骨关节炎

骨关节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及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改变的慢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膝、髋、手、足、脊柱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病理可见滑膜增生、关节积液。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手、膝、髋、脊柱及足趾关节均可受累,尤以手、膝关节及颈腰椎最为常见。

治疗

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

超重和肥胖者应减重。日常生活中,注意关节功能训练和肌力训练。

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因简便、高效,故广泛用于骨关节炎。外用药物主要有NSAIDs的乳胶剂、擦剂、贴剂等,可以明显缓解疼痛,且能避免口服制剂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目前口服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NSAIDs、其他非阿司匹林镇痛药(曲马多)、改善病情药及软骨保护剂。

关节腔注射: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药物利用率高。现常用的关节注射药物有玻璃酸钠、透明质酸钠、糖皮质激素及臭氧。

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药治疗以分型分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用药。治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化痰通络为法,选择散寒除湿、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等。

风湿病、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总结

责任编辑丨马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