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挺起生命的脊梁,华佗工程-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正式启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推动SpA规范诊疗,让患者活得更自在、更舒适!
4月11日下午,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促会)发起,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北京协和医院张奉春教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黄烽教授牵头的学科建设帮扶项目——“华佗工程-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张奉春教授、黄烽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叶霜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中国医促会吕兆丰常务副会长、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唐佩福教授和张浩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剑教授和冀肖健博士、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胜前教授及江苏省人民医院谈文峰教授是本次项目启动会的会议嘉宾。“华佗工程-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以建立和推广脊柱关节炎(SpA)和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诊疗标准,优化SpA/AS患者的诊疗流程和全程管理,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接受到最恰当的治疗,最大限度延缓疾病发展,保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整合院内外资源、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实施一体化诊疗和长期随访管理,提高SpA的整体诊治水平,为患者、医生、科室带来多重获益,并推动风湿领域学科发展。会议主席张奉春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华佗工程-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的成立是为了打破当前风湿免疫科发展的壁垒、推动SpA/AS的规范诊治,更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希望医护和患者凝心聚力,携手助力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体系的搭建,充分发挥各方力量,高效利用项目资源优势,为更多患者搭起健康的桥梁,挺起生命的脊梁,助力‘健康中国’,争取第一年就能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张奉春教授致辞1
响应国家政策支持,聚焦临床实际需求
SpA是一组以骶髂关节、脊柱受累为主要特点,也可累及外周关节或关节外组织器官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其中,以放射学骶髂关节炎为特征的AS是SpA疾病谱的原型。受疾病的困扰,许多患者逐渐出现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受限,病情严重者可以致残。这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疾病负担。并且,我国SpA/AS患病人群庞大,每年以数十万人的速度增长,对医疗资源需求巨大,亟待整合有限的医疗资源、建设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以实现SpA/AS的早诊、早治、早达标,优化治疗结局。目前,我国医疗大环境趋于利好。一方面,基础医学研究进程加快,各大医药企业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投入比例增加,各种新型生物制剂在国内上市。另一方面,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包括AS在内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在科研、科普、医生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支持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并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提高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作为本次项目发起人之一,中国医促会常务副会长吕兆丰在会上对“华佗工程”进行介绍。“华佗工程”是医促会为响应政府强基层、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政策号召,于2016年11月在会长韩德民院士带领下开展的一项医学公益行动。本次项目将以“华佗工程”为核心指导体系,依托中国医促会一级群众社团的学术平台及大批二级分会的集团性医疗资源优势,助力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及国家分级诊疗体系的落地,助推风湿领域学科发展。吕兆丰常务副会长表示,此次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对患者、医生乃至整个医疗体系、学科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他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努力和支持下,项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吕兆丰常务副会长致辞紧随其后的是黄烽教授代表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致辞。黄烽教授向大家进一步解释了SpA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的意义。他指出,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是一次“从0到1”的突破,任务非常艰巨,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探索,更需要创新;既要打造科学系统的项目平台,形成早诊、早治、早达标的规范化体系,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创适合医护和患者共同协作的模式。项目的启动、平台的搭建只是第一步,如何让项目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让平台高效运转更是我们真正要思考和做好的事情。只有这样,项目平台的搭建才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黄烽教授致辞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浩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概况。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是骨科与运动康复领域唯一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卫健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于2019年5月正式批复成立。临床研究中心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平台,并以此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此次“华佗工程-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的推进将借助临床研究中心强大的平台支撑与指导,有效推动优质教育的下沉并助力临床科研的发展。国家临床中心将携手中国专家、凝聚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难题、形成中国标准,最终将实现补充和改写国际指南。张浩教授致辞
在开场环节的最后,张奉春教授对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具体执行流程及认证标准做了详细的介绍。项目旨在建立可行的SpA慢病管理模式、标准化的SpA诊疗流程,助力参与该项目的各级医院提升诊疗能力、搭建科研体系,实现SpA诊疗一体化管理。同时也鼓励所有SpA患者加入项目,重点关注AS和中轴型SpA。本项目通过构建医护和患者携手合作的诊疗模式和规范的诊疗管理流程、开展项目医师培训,着力推进SpA/AS的早诊、早治、早达标,让每一位患者挺起“生命的脊梁”。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华佗工程-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正式宣布项目启动!项目启动仪式
2
大咖齐聚,共话脊柱关节炎一体化诊疗
本次会议邀请了诸多风湿免疫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此次项目的启动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在媒体群访环节中,多位专家学者就SpA/AS诊疗现状、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本次项目启动和实施的意义、流程等方面发表了相关的意见和看法。
媒体采访环节黄烽教授表示,我们对疾病认知起步较晚,许多医生对AS的关注度不够、患者对AS的理解存在误区,容易导致临床中AS易被漏诊、误诊,患者治疗信心不足。“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提高医生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让患者能够早一点来医院就诊,找到对的科室并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达标治疗。”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李鸿斌教授也表示,SpA一体化诊疗项目的开展非常有必要。推动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让更多患者避免走到晚期的脊柱完全融合和强直。项目所提供的平台不仅用于诊疗,也可以随访患者病情,同时是一个很好的患者宣教平台,能够帮助患者接受长期规范化的治疗。谈及此次项目开展的背景,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张莉芸教授再次强调,我国SpA/AS的诊疗现状比较严峻,亟待改善。而目前医疗大环境趋于利好——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技术上也有一定突破,开展SpA一体化诊疗项目是一个对医护患、社会、乃至国家政策都共同利好的事。张奉春教授对此表示认可:“简而言之,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早期诊治,延缓患者结构损伤的进展,最终促使他们回归社会、正常生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是参与此次项目的科室之一,叶霜教授就此向大家讲述了他参与项目的体会和感受。“我们科室是一个体量较大的风湿免疫病专科,每年接待的患者数量非常多,诊疗需求巨大。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进一步学习,借助这个平台做更多服务患者、服务医疗的事,产出更多中国数据。”此外,朱剑教授就SpA患者的康复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指出,运动康复是SpA患者治疗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他们保护和恢复脊柱及关节功能。然而,目前多数风湿专科的患者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康复指导或者没有渠道完成康复。近些年,在SpA患者康复领域,大家有一些新的尝试,如请康复科医生为患者制定训练计划或与第三方合作为患者建立康复平台,这些尝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日后在更广泛的患者中实施康复治疗积累经验。专家现场回答媒体提问
各位专家对此次SpA一体化诊疗项目都寄予了莫大的期许。期待这一项目的执行和推进能真正地改善SpA患者的临床诊疗现状、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实现多方的最大获益!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总结
张奉春教授在媒体发布会的最后再次指出,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目前SpA/AS严峻的诊疗现状、支持项目开展,一起携手奋进,共同助力项目的顺利推进。黄烽教授也表示,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在SpA/AS诊疗领域制定中国标准,并在国际指南的制定中拥有更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各位专家热切表示,希望每一位SpA患者都能从项目中获益,实现早诊、早治、早达标、早康复,战胜疾病,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