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跑步的六大谣言和真相

文 / 跑步爱好者
2021-03-28 11:43

关于跑步的谣言很多,有些还煞有介事,难辨真假,新手听了难免望而生畏,甚至因为几则谣言,就轻易断送掉原本有益身心的跑步生涯。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本期我们就以科学的态度,用一些神奇的冷知识,去戳破关于跑步的各种谣言。

01

谣言

跑步容易让小腿变粗

真相:肌肉肿胀是暂时的,有氧慢跑能有效瘦腿。

这个谣言流传已久,很多人还会辅以爱跑步擅运动的山地人大都腿粗腿短的例子。

真实情况是,跑步后腿部充血,加之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的伸展性差,肿胀感强烈,以至于跑者以为自己的腿变“粗”了。但这并不是胖,这种暂时的肌肉肿胀在充分休息后即可消除。事实上很多长跑运动员矫健的双腿细看都很修长,小腿也很匀称,绝不突兀。

需要警惕的是,跑姿不对不仅不利于塑性,甚至会损害健康,想要通过跑步让小腿紧实好看,跑姿必须正确,在此基础上,每隔一天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慢跑,才能有效消耗脂肪,瘦身塑形。

必须注意的是,每次跑步结束一定要做拉伸,一方面消除腿的酸痛感,一方面有意识对腿部塑性。如果偷懒不做拉伸,腿部肌肉会变得越来越僵硬,缺乏弹性,既导致肌肉力量下降,也严重影响大腿和小腿的美观。

02

谣言

跑步容易伤到膝盖

真相:科学适量的跑步,对膝盖有利无害。

跑步易伤膝盖,几乎是很多人的共识。颇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一次5公里跑,跑者就要与地面撞击数千次,每次都要承受1.2到1.5倍的自身重量,膝盖的承重力可想而知。

不过,据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提供的数据: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这让谣言不攻自破。

事实上,只有不正确的跑步姿势、过量的高强度跑步、膝关节本来就有外伤、跑后习惯不做拉伸的情况下,才容易引发关节问题。只要掌握科学的跑步方法,跑前充分热身,并做好保护工作,跑步不仅不会损伤膝盖,还能锻炼骨骼肌,促进关节内的血液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跑步必须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贸然增大跑量,以免真的搭上自己宝贵的膝盖。

03

谣言

跑步超过30分钟,才会有燃脂效果

真相:只要开始跑步,就会消耗脂肪,但跑得越久燃脂越多。

对于很多一走路就气喘吁吁,再浪漫季节也难以拥有一件漂亮裙子的胖子,门槛较低的跑步无疑是一项不错的燃脂运动,只不过,一听“有经验”的人说,跑步必须超过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减肥效果,跑步顿时就变得让人望而生畏。毕竟跑一次30分钟以上的步,对一个新手,而且还是一个体重超标者,简直就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然而研究发现,只要开始跑步,我们体内的糖和脂肪就会立刻参与供能,也即身体开始消耗脂肪。只不过在我们身体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消耗脂肪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当我们跑步的时间越来越长,身体内的糖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体内脂肪的燃烧比例才会上涨。某种意义上,跑步30分钟之后,跑步的燃脂效果确实变得明显。

这也意味着,每周坚持3—5次有氧慢跑,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并使心率达到自身的燃脂区间内,最容易让一个大块头的跑者成功甩脂。

04

谣言

跑完马拉松后的“排酸跑”能消除酸痛

真相:“排酸跑”是伪科学,参加完马拉松后更需要休息。

在马拉松比赛次日或长距离拉练次日,肌肉常会酸痛不已。了解到这是乳酸堆积引起,很多跑者往往会在马拉松次日安排一场低强度慢跑,以达到排酸目的,这就是跑圈流行的“排酸跑”。

事实上,不管你跑步时间有多长、强度有多大,也不管你跑步后是否做拉伸,运动时体内堆积的乳酸都会在运动结束后逐渐被清除,“排酸跑”的作用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神奇。如果酸痛难以忍受,跑者可服用肌鲣强分解乳酸。

需要注意的是,肌肉酸痛很可能是高强度运动后肌肉损伤引起,只有让身体得以充分休息,受损的肌肉才能较快修复。

05

谣言

跑得越久,越能健身

真相:每次的跑步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之间最好。

有人认为,跑步既然有这么多好处,不用说肯定是跑得越久越好,既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也能燃烧更多的脂肪。

事实上,适量科学跑步才能有益于身心,跑量过大,跑得时间过长,身体因为得不到休息而随时处于疲惫状态,不但达不到健身目的,反而会有损健康。

专家曾举例,一个人每天都要锻炼很长时间,按理说可以一口气爬个五楼,但事实却是过量的运动让他爬个楼梯都疲劳不堪,腿就像灌了铅。

此外,跑得越久身体的压力就会越高,尤其是初跑者,体能、肌肉、韧带都还没有什么基础,过长时间的跑步很容易导致身体受伤。

所以,对于一般为了健身或为了减肥而进行跑步的人,把每次跑步的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之间就挺好,既能有效燃脂,跑后身体恢复也会较快,还不容易受伤。

总体来说,劳逸结合才是普通人跑步的正确打开方式,每次三十分钟的奔跑过后,身体需要通过充分的休息来缓解疲劳,肌肉也需要时间进行修复。只有低强度,有节奏,能够长期进行的运动,才能有效发挥强身健体功效。

06

谣言

跑步后不能立刻进食

真相:跑后45分钟内是进食的黄金时间。

从医学角度,跑前最好保持空腹,否则跑步时消化道血液减少,消化能力急剧下降,没消化完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比如,胃里装满食物,运动时震动肠胃,极易引起腹痛。

按照传统观点,跑步后立刻进食,会引发胃肠道疾病,但研究显示,只要身体健康,跑步后立刻进食其实毫无问题,跑后45分钟内是进食的黄金时间。此时身体很需要营养来补充肌肉和其他部位的消耗,即便是让胖子们闻风丧胆的高热量食物,此时吃下去都只会用来补肌肉,而不是孤注一掷贴肥膘。

跑步后最理想食物当属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水分、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会直接修复跑者的肌肉组织,让其变强而非变胖。

相反,如果跑步后过很长时间再进食,在能量不足情况下,跑者的肌肉会被迫分解肌肉蛋白来替补能量的缺口,待能量补充完后再进食,营养物质很容易就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日复一日更容易发福。

跑步非一朝一夕之事,绝不能急功近利,“循序渐进”和“长期主义”才是跑步的制胜法则。只有戳破谣言,科学跑步,每一个跑者才能拥有更健康苗条的身体、更饱满的精神面貌、更强大的心肺功能……

随着跑步越来越流行,关于跑步的言论也越来越多,其中难免谣言与真相交叉混淆。击碎谣言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跟随俪量,科学奔跑”。———俪量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