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每日一读:风湿免疫科—风湿性关节炎

文 / 百姓医生
2017-06-27 22:48

疾病每日一读:风湿免疫科—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依据—对照分析以下症状:

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近期链球菌感染史,发热,高热,低热,关节酸困,关节疼痛,关节红肿热痛,膝部疼痛,膝部红肿热痛,游走性发病,阴冷潮湿加重。

对照分析以下检查:

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ASO)↑,使用水杨酸类减轻,血沉(ESR)增快,类风湿因子(RF)(-)。

概述:

风湿性多发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国内文献报告成人风湿热中有游走性关节炎占91.7%,儿童则为55.7%。

临床表现:

成人大多数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发热可为高热或中等度发热,少数微热。风湿性关节炎轻者仅有关节不适感、酸痛,临床检查仅有轻度或全无炎症表现,而重者则表现为红、肿、灼热、剧烈疼痛等急性炎症征,受累关节最多为膝、肩、踝、肘、腕等大关节。疼痛呈游走性,某处的关节炎消退,而他处关节继之发炎。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 具体措施及药物。

(二)一般治疗:

(1).急性关节炎,早期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关节疼痛改善后才开始活动。 伴有心脏炎者,绝对卧床2-3个月,如心脏扩大伴有心功能衰竭者,大约需要6个月方才逐渐恢复活动。

(2).饮食宜少量多餐,有心衰者要适当限盐限水。

(三)抗生素的应用:

常规用青霉素80~160万U/日,分2次肌肉注射,或青霉素480-960万U/日,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日。无明显风湿活动者,给长效青霉素每3~4周,120万U;儿童防治至18岁,成人至少不短于5年。

(四)抗风湿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最常用的抗风湿药物,因其作用快、止痛效果好,所以常作为治疗风湿病的首选。这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这类药物只能用于缓解关节症状。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应和肾毒性(老年人多见),其他副反应较为少见。 这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1. 根据治疗的目的选择用量,小剂量止痛,大剂量抗炎,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

2. 用药个体化,根据个体的病情、体质等选用不同药物及剂量。

3. 一般不联合使用2种同类药物。

4. 使用3~4周后才能对药物做出评价。

5. 对容易出现副反应的高危人群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 单纯关节炎疗程6~8周。 最常用药物有:羟酸类(水杨酸类、乙酸类、丙酸类、灭酸类、邻氯苯甲酸衍生物)、吡唑酮类、昔康类、磺酰苯胺类等。 (1)水杨酸类:肠溶阿司匹林0.6~1.0g,每日2~3次,口服。 (2)吲哚类:消炎痛25mg,每日2-3次,饭后或餐中服用,小儿及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3)乙酸类:舒林酸(奇诺力):0.2g,每日1~2次。双氯灭痛:0.25g,每日2~3次。 (4)丙酸类:布洛芬0.2g,每日2-3次。萘普生0.25~0.5g,每日2~3次,。芬布芬0.3-0.45g,每日2次。 (5)灭酸类:甲灭酸0.25mg,每日2~3次。 (6)邻氯苯甲酸衍生物:双氯芬酸。 (7)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等。 (8)昔康类:炎痛昔康20mg,每晚1次。美洛昔康(莫可比)7.5~15mg,每日1次。 (9)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美舒宁)0.1g,每日2次。 (10)扶他林:25mg,每日2-3次。西乐葆200mg,每日1-2次。 (四)手术治疗 本病不引起关节畸形,不需要手术治疗。

并发症:

包括肌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 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明显增高,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 均为阴性。

中医治疗:

(一)分证论治:

1. 风湿热痹:

(1)证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关节游走疼痛,不能屈伸,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汗出、恶风、口渴、心烦等症,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治法:清热通络,疏风胜湿。 代表方剂: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常用药物:石膏、知母、桂枝、连翘、黄柏、丹皮、忍冬藤、威灵仙、防己、桑枝、赤芍、粳米、甘草。

2. 痰瘀阻络:

(1)证候:病情较长,关节肿痛,甚至变形,活动明显受限,肌肤紫黯,或肢体麻痹,舌暗有瘀斑,脉弦细涩。

(2)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代表方剂: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加减。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秦艽、地龙、牛膝、制半夏、制胆星、茯苓、枳壳、甘草等。

3. 气血亏虚:

(1)证候:关节疼痛时作时止,局部红肿不明显,关节活动不利,伴心悸,气短,疲倦乏力,畏寒喜暖,纳差,大便时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弱。

(2)治法:益气养血,兼祛风通络。 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常用药物: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4. 肝肾不足:

(1)证候:病程较长,关节疼痛时作时止,局部红肿不明显,关节活动不利,伴有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淡红或红而少苔,脉细或数。

(2)治法:滋补肝肾,祛风通痹。 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汤等加减 常用药物:生熟地、杜仲、怀牛膝、桑寄生、龟板、鳖甲、巴戟天、川断、女贞子、旱莲草、鸡血藤、秦艽、防己、海风藤、络石藤、桑枝、桂枝、路路通、鹿衔草、石楠藤、甘草。

(二)中成药:

1. 口服中成药: ①湿热痹冲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适用于风湿热阻络证。 ②瘀血痹冲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适用于痰瘀阻络证。 ③旭痹冲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适用于肝肾亏损兼风湿阻络等证。 ④益肾蠲痹丸:每次3~6包,每日3次,适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亏虚、痰瘀阻络证。 ⑤强筋壮骨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亏虚兼风湿阻络之证。 ⑥壮腰健肾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亏虚等证。 ⑦大活络丹、小活络丹、华佗再造丸等。每次6克,每日2次,适用于痰瘀阻络证。 ⑧黑骨藤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适用于风湿阻络证。

2. 静脉制剂中成药: ①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高乌甲素16mg,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疼痛明显者。 ②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川芎嗪120~16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风湿阻络证而热象不明显者。 ③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香丹参注射液20~3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各型痹证。 ④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葛根素注射液0.2~0.4g,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风湿热阻络证。 ⑤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灯盏细辛注射液20~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风湿阻络兼有寒象者。 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亏虚等证。 ⑦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参附(芪)/参麦注射液20~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亏虚等证。 ⑧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50mL+清开灵注射液20-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适用于风湿热阻络证。

(三)针灸:

取大杼、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腕关节、掌指关节配合阳池、合谷、后溪;膝关节配合犊鼻、昆仑、太溪、丘墟;肩、肘、脊椎关节配合肩髑、肩贞、肩髎、曲池、夹脊。还可以配阿是穴。深刺透穴,留针10~20分钟,可加温针、艾灸。

(四)其他:

外治法: 1. 外敷:病变关节局部贴天和骨通膏、伤湿止痛膏、跌打镇痛膏,或川乌、防风、白芷各30克研细末,热水调外敷。 2. 物理治疗:中药(如当归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离子导人、红外线照射、电磁疗等。 3. 穴位注射:取大杼、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腕关节、掌指关节配合阳池、合谷、后溪; 膝关节配合犊鼻、昆仑、太溪、丘墟;肩、肘、脊椎关节配合肩髃、肩贞、肩髎、曲池、夹脊及阿是穴.每次选用中药当归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1-2mL,每次取穴位3~4个,每2~3天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

更多关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护理、保健方案等请下载“百姓医生”APP,万余种疾病知识,可疾病自测,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