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僵——类风湿一大重要信号,切莫大意!
门诊现象
我院门诊接诊了一位35岁的段女士,其半年前晨起后发觉双手手指发紧、僵硬、不能握拳,梳头、刷牙的时候也都受到了影响,等过了好些时候手指关节才逐渐恢复过来。
起初,段女士以为只是因为工作太过劳累,不以为然。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手指小关节关节,段女士的膝部大关节也出现僵硬感,并且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候甚至长达1个小时。为了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段女士赶紧来到我院检查,诊断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上面所说的这位患者的情况,想必很多类风湿患者都有过,尤其是那些早期类风湿患者,由于对类风湿疾病认识不清、不深,当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不加以重视,或者误认为是其他小毛小病而去治疗,反而加速了类风湿病情的发展。
类风湿患者都知道,早期症状无非就是关节出现肿胀、疼痛,伴有晨起关节僵硬,也就是常说的晨僵等显性症状。但对于初期患有类风湿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忽视这些不具有特殊性的症状,甚至自我误诊而自行服药。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晨僵”,它是所有初期类风湿患者最容易忽视掉的症状。
什么是“晨僵”?发生的缘由是什么?
晨僵是指患者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关节出现发僵和紧缩感,如胶黏着样的感觉,经活动后症状可缓解。患者最早出现晨僵的部位往往是手的指间关节,其他关节可先后受累,若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发展至全身的僵硬。
晨僵发生,是因为在睡眠或者活动减少的时候,关节周围组织中的组织液聚集增多造成充血水肿,而使关节肿痛或僵硬不适。当肌肉和关节活动增加时,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再加上炎性渗出,晨僵也就随之好转。
少数患者的晨僵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与滑膜和周围组织病变程度以及个体对疼痛发僵的感受程度不同都是有关的。另外,与关节晨僵的程度也是有关的,其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一)轻度:对发生在指/趾关节、腕关节,起床或睡醒后活动半小时左右即可恢复;
(二)中度:多为4个小关节或1-2个大关节同时发病,起床至午后才可缓解;
(三)重度:全身各大关节同时受累,虽然活动了关节,但僵硬感让无法缓解,必须服药才能减轻。
身体出现“晨僵”意味着什么?
出现晨僵的患者意味着要警惕,可能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是类风湿早期典型症状之一,虽然其他关节炎类疾病也有可能出现晨僵,但都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和持续时间长。一项研究中,纳入337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现79%的患者出现晨僵,其中15%的患者晨僵时间小于15分钟,15%的患者持续16-59分钟,49%的患者持续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
以患者清晨醒后出现僵硬感的时间为起点,至患者僵硬感明显减轻的时间为止点,计算晨僵时间。目前认为晨僵出现 30-45 分钟以上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诊断意义,持续1 小时以上诊断意义更大。2012年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就有一项:晨僵时间≥30分钟。
因此,晨僵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早期症状和诊断依据,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信号灯”。
“晨僵”对类风湿患者有什么影响?
晨僵最明显的障碍就是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使患者活动受限,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除此之外,患者还会面临一个更严重更现实的问题,就是晨僵会降低类风湿患者的工作能力,导致提前病退,且晨僵程度越严重,病退率越高。
国外有一项研究,调查了534例正在工作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现晨僵对多数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了224例已退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现71%的患者提前病退,其中64%的患者将晨僵作为提前病退的原因。此外,还有一项研究显示,在由于类风湿关节炎而导致病退的患者中,重度的晨僵患者病退率是轻度晨僵患者病退率的三倍。
我院专家提醒:晨僵是类风湿患者不可以忽视的重要信号。晨僵,既已为类风湿患者发出了信号,就是要提醒患者,尽快到医院做全面检查,尽早诊断,才能给予治疗类风湿以及时充足的时间。
微信搜索“gyzyfs120(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添加关注,了解更多风湿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