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发作 终于不用吃特效药啦!39岁的医生有了新“发明”
文/图 成都日报 记者 邓晓洪 余星雨
当肩痛群体仍在根深蒂固地与“肩周炎”纠缠不清时,陈志超和他的医护团队正艰难地让人们认识运动医学,渴望让庞大的病患群体得到精准施治,为此他以近乎固执的坚韧准备了近10年。
陈志超39岁,两鬓都有白发了。
作为一名年轻的运动医学专家,他正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一边是医术的精进让他可以很顺畅地解决肩、膝、踝等手术,但另一边,却是大众对运动医学认知的缺乏,庞大的病患群体难以找到准确的施治方式。很多人认为,运动医学是为运动员或者运动伤服务的,所以当一些患者听说需要手术时,他们向陈志超投来质疑的目光:“我只是得了肩周炎,这也需要手术?”
医生与患者之间,好似隔着一面难以逾越的墙,已被淘汰的“肩周炎”诊断仍根深蒂固地植于患者心中,以至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将运动医学独立成医学组的时候,作为专业组长,陈志超操心最多的事情是如何让大众认识“运动医学”。在成都乃至四川,运动医学作为骨科的亚专业,其发展时间并不长,市一医院骨科是市级医院中唯一有这一亚专业的,在全川也是唯几中的一个。为了做好这一专业,陈志超已准备了近10年。
10年前的预测
一名60岁的老太太来自内江,她走进陈志超的诊室时,表情上写满了焦虑与痛苦,“医生,我得的是肩周炎,痛两年多了,给我开点特效药嘛!”他已经习惯了患者口头上阐述的这种“肩周炎”诊断,所以耐着性子给他们讲肩周炎这种诊断已经被淘汰。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老太太所谓的“肩周炎”,被确诊为严重的肩袖损伤,肩袖上已经有裂口,而且筋已回缩了。陈志超采用关节镜为她实施了修复手术。几天后老人出院,一脸释然,“终于不痛了,可以睡安稳觉了。”陈志超很欣慰:又用专业征服了一名患者。
陈志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运动医学,2002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实习时,他第一次接触关节镜,这种设备只需要打两个小孔,医生就可通过4毫米的镜子完成微创关节的微创手术,技术的变革让他感到新奇。但那时,关节镜主要是做膝关节的交叉韧带修复、踝关节韧带修复等,很多患者都是较为标准的运动性损伤。
当2006年毕业正式在医院成为一名骨科医生时,他发现,时代变了: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以及长期伏案的上班族,大量人发生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冻结肩、肩峰撞击伤等疾病,加上中老年膝关节、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人群的增多,他预测,以微创手术为主的运动医学将是一个热点。但那时,人们、包括很多医生在内并不认识或者重视运动医学,所以当他工作的首个医院要将他从骨科调去康复科做理疗时,他选择了离开,来到现在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技术上的“追击者”
陈志超骨子里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坚韧,就想当名骨外科专家,理想树立绝不撒手。他一心想着关节镜,市一医院骨科2005年就有了关节镜,但使用并不充分,基本上用于游离体清理、滑膜切除等,“大材小用了!”他想来一次革新,于是在2009年向医院申请,去上海华山医院骨科进修关节镜。技术上的“追击”就是此时开始的。对于进修医生来说,因为待的时间短,基本不会真正让他们上手术。但陈志超在旁观全国知名骨科专家华英汇做手术时,却用脑子得到了机会。
那是在他进修了一个半月的时候,华英汇用关节镜做一台踝关节手术,供关节镜伸入的切口只有2—3毫米,可这名患者的切口内有阻挡,镜子较软,塞进不去。站在旁边的陈志超突发奇想,找来一个注射器的针帽,用刨笔刀轻轻转了一圈做成一个套管,把针帽插进患者切口,关节镜通过这个套管,轻松地抵达了手术部位。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华英汇发现这个小伙子会动脑子,此后有手术,都愿意让陈志超上台当名助手。陈志超承认,3个月的进修时间并不能让自己掌握很多技术,“但视野被拓宽了,思路被打开了,手术的规范化让人终身受用。”
上海是先于国内其他地方进入老龄化的地方,就是在这里,陈志超发现,肩痛患者更多,关节镜在处理肩膀问题上,远比修复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还有作为。尽管回来后做了些手术,但他认为,掌握的现有技术仍不足以让自己成为一名运动医学专家。他继续寻找名师。
机会出现在2013年初于广州举办的一次学术会上。前来授课的有名扬亚洲的运动医学专家、香港运动医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容树桓教授,课后,陈志超主动去留名片、要邮件地址,回来后就不断通过邮件去请教各种问题。但这不是陈志超想要,他希望能够跟随容树桓学习一段时间。
也是2013年,陈志超得知容树桓要参加于12月在北京举办的骨科年会,他早早写好一篇论文投过去,顺利获得参会机会,并在会后再次找到容树桓交流。通过之前“制造”的机会,容教授对他已有印象,此时,他大胆提出了想去香港进修的想法。容教授答应了这个勤奋的年轻人的要求。在等候10个月后,2014年10月,陈志超赴香港进修3个月,除了当荣教授的助手,还参加了多次国际化的学术活动,视野再次开阔、技术再次提升。
手术室里的父亲印记
陈志超相信,机会往往是自己创造的,“不管多大的困难,如果你愿意去做,就会获得自信,就会达到目的。”在被当成肩周炎治疗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肩袖损伤,其中40%需要通过手术加以修复,所以陈志超一直想把肩袖损伤这块做起来。
2012年夏天,中和场一名同样被其他医院诊断为“肩周炎”的女性患者找到陈志超,检查发现,她的肩袖已经撕裂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微创修补。那是他的第一台关节镜下手术,为此他足足准备的一周时间。
除了技术上的准备,还有设备上的准备。做肩的微创手术,需要一台牵引架将手臂吊起固定,但医院没有牵引架。“那时一台牵引架大约20—30万元,在没有或少有这类患者的情况下,医院是不可能买的。”陈志超决定自己做一个。他设计了一份图纸,去住家小区附近找电焊工,按照他的要求,电焊工用钢管、钢板为他制成了一个牵引架,与专业牵引架所不同的是,这架简易的没有液压控制泵,而是手动调整高度,不过,对手术而言,完全可以用。就是在这个被他搬进手术室的自制牵引架,让他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肩的微创手术。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人感到温情脉脉。牵引架需要有一根牢固的绳子用于吊手臂,牵引力5到6公斤即可。那年夏天,陈志超的父亲从湖北来成都看他,这个老农民特别会编织,他就让父亲用尼龙绳为他编了根很牢固的牵引绳。直到现在,那台自制牵引器仍在使用,而那根父亲编织的绳子依然在用。“亲情是很奇怪的,它能带给人力量,每次在手术室看到这根绳子,我就充满了动力。”
不过,这台伴随着陈志超技术成长的牵引架以及上面的绳子正面临着“退休”,因为医院已经重新采购了专业牵引架,“现在运动医学组每周有6到8台手术,自单列成医学组后,还有了自己的床位和医护团队。”
尽管如此,陈志超依然处于压力当中,在发展运动医学这个亚专业上,医院和科室给了他很大支持,“我必须把事情做好,我们组的医护团队,都希望成为推动成都市运动医学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