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文 / 药葫芦娃
2018-06-30 21:39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帝都最近的天气,呵呵,怎一个热字了得?

分分钟要融化掉的赶脚!

可是,亲爱的小伙伴,这个热热的夏天可是真心可以好好利用下呢!

啦啦啦!今天药娃要说的是“冬病夏治”!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冬病夏治是冬天的病夏天治么?

这么说并不是很准确!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指某些因冬季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

表示不懂……

生病不应该是什么时候得病什么时候治么?

给我一个“冬病”可以“夏治”的理由!

一个怎么够?给你三个!

中医“天人相应”理论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治未病是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将病之病”即“未病”指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

既然如此,就要在疾病未发之时,消除其必发的条件:主因或诱因。

消除主因是要改变体质,诱因是要改变环境。

冬病夏治就是以激发人体阳气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春夏养阳”的治疗原则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

所以春夏养阳,才能推动秋冬的阴的生长。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夏季,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此时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

对一些冬季容易加重或遇寒容易发作的疾病,此时予以积极调养,可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季或遇寒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乖乖,“冬病夏治”好神奇的样子!

“冬病”究竟怎么”夏治“?

快来涨姿势!

内治

口服中药;

外治

1、灸法、针刺、拔罐、按摩、刮痧;

2、中药浸泡、中药热敷、中药熏蒸;

其他

穴位注射、放血排毒、膳食调理等。

关于“灸法”,咱们好好唠唠!

因为广为大伙熟知的中药敷贴就属于灸法。

灸法包括艾灸和天灸。

艾灸,相信小伙伴应该非常熟悉了!

药娃就不再赘述了!

今天咱们重点聊聊天灸!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正当时!咳嗽、胃病、关节炎……统统看过来!

天灸疗法虽然效果颇佳,但因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天灸因所用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大,容易发泡,甚至遗留癜痕,所以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不过木有关系,升级版来了!

中药敷贴,也就是天灸的改良版,小伙伴们熟悉的三伏贴说的就是ta啦!

中药敷贴通过筛选适当的药物,控制时间,达到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中药敷贴针对病种的不同,用药范围颇广,大多不起泡。

药娃温馨小贴士:

这些人即使和上面提到的疾病对号入座了,也并不适合冬病夏治哦!

1、孕妇;

2、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患者;

3、对中药敷贴中的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及过敏体质患者;

4、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5、疾病发作期的患者。

今年三伏天共40天。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有打算“冬病夏治”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哦!

毕竟三伏天,一年只有一波!

关于三伏贴的介绍,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