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关节炎
(本文内容从凌云医生夫人钱老师的日记中整理而来)
和夫的相识是缘。不早、不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我们相聚、相识,然后相爱、携手,共赴红尘。
我自幼体弱敏感,身似蒲柳,外界细微的风吹草动,便能感觉得到,感冒咳嗽是常态,风湿疼痛是老客,在女儿还幼小时,我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四处寻医问药,我周围出现的,竟然有那么多类风湿的病人,我知道了类风湿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常常承受着类风湿给我冷不丁带来的疼痛和折磨,当我从医院逃出来不愿意再化疗的那一瞬间,我哭着对夫说,我再也不要进医院,再也不要。
夫怜爱地扶着我,坚定地对我说,我们一定会遇到更好的方法。
他带我寻找民间中医,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医一定能解决这不死的癌症,他坚信,真正的中医藏在民间。
终于,他找到了,二十多天的汤药,治愈了折磨我多年的风湿,我庆幸,我遇到了良医,他欣喜,他找到了好师。为了赶走缠着她的病痛,他不怕医书的艰涩,不怕求学的艰辛,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中医的行家里手。
良好的古文化的积累,真正传承的中医名师的引导,让他感知了望闻问切的绝妙,懂得了望而知之、闻而知之、问而知之、切而知之的道理,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他孜孜不倦,他乐此不疲。现在,每当看到镜中面色红润的自己,便骄傲如那宫殿的女王。
夫为成为中医行家经历不可不畏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成功的。
作为一个深受疾病困扰的人,自从化疗的病床上逃脱以后,是中医重新给了我生活的信心,跟随夫的行医经历,我越发对中医的内涵有所理会,对自然万物有了新的认识,我知道了生姜的姜皮是凉性的,姜肉是温性的;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发芽的马铃薯中毒,用土豆秧煎服却能解毒;白果吃多了要中毒,用白果壳就能解毒……自然界真的太神奇了。
让我感到更神奇的是我们的身体。以前只是听夫平时唠叨,脚要保暖,不要受凉,现在知道了,原来人的身体也是有阴阳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嘴唇属阳,下嘴唇属阴,右半身为阳,左半身为阴……阴之地就更不能受凉了。明白了道理,就知道如何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了。
让我倍感神奇的是中医的理论,这个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 有着“取象于天地,类比于五脏”的思维模式,治病的观点竟是“顺其性,养其真”,制药则要心存“修合无人见,心存有天知”的理念,知道了中医用药的目的是激发人体潜在的能量,而不是代替脏腑的功能。
便也渐渐明白了,所谓大医治国,小医治病的道理,便对中医存有了敬畏之心,对学中医的夫更多了一层理解。而对于自己,便自信多了一个武器——用中医的思想关照一切,武装自己,让自己能笑对光阴里的每一天。
原来,在这个满是尘埃的世界里,病,竟能成为最好的药。
这些年来,夫帮助了很多人,但也遇到很多不相信中医的人,痛心之余,深感无奈,我退休之后一直想着做些什么,如果分享出来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从而相信中医,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就是对夫是最好的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