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高发,我们应该如何分辨和预防?

文 / 健康猪猪
2021-04-01 00:50

根据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增加1%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一大部分患者将自己的过敏性鼻炎当成了普通感冒。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春季过敏性疾病与感冒有很高的相似性,如它们都会引起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但是春季过敏性疾病与感冒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如何区分自己是过敏还是感冒了呢?

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地邀请了北京大学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杨敏做了相关解答,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持续时间上来讲

就拿病毒性感冒来说,如果没有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病毒性感冒在7天左右即可痊愈。但是,如果是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疾病,即使是最短的病程,也要持续1个月左右,严重者持续时间可达6个月甚至1年。

识别特殊症状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具有鼻痒这个特殊的症状。通常情况下,感冒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但不会出现鼻痒。

是否存在伴随症状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症状只局限于鼻部、眼部等,通常不会引起全身症状。但是,感冒除了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外,还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疼、头晕、食欲差等表现。

如何预防过敏?

如果确定是过敏,最好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因素,进行针对性地预防。

远离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螨虫、动物毛发等。外出时做好防晒戴口罩,必要时可佩戴护目镜。勤通风,每天开窗半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洗脸。另外,过敏性鼻炎、哮喘、花粉症患者一定要戒烟。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有研究表明:熬夜的青少年更容易患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经常熬夜的青少年患哮喘的几率是保持正常作息青少年的3倍。晚睡者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是早睡者的2倍。

原因在于:熬夜容易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免疫功能失调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同时,熬夜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哮喘的发生几率。

因此,预防过敏性疾病,一定要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尽量减少熬夜。

注意保暖

温度变化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一定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平时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对外界过敏原的抵抗力,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运动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鼻黏膜水肿,减轻过敏性鼻炎造成的鼻塞症状。但要注意运动适量,过量运动也是导致出现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还要注意避开早晚时段,选择过敏原少的场地,每天以半小时为宜。

改掉不良习惯

擤鼻涕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常做的动作。但是,大部分人擤鼻涕的时候是两侧鼻孔同时用力,这种擤鼻涕的方式很有可能把鼻涕挤到鼻腔周围的其他组织,导致头痛、眼结膜感染、鼻泪管堵塞等问题。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堵住一侧鼻孔,擤另外一侧,并交替进行。经常挖鼻也会刺激鼻腔,损伤鼻黏膜,增加感染几率。

注意饮食营养

对于春季容易出现过敏的人群,除了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进行抗敏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饮食防治过敏。尤其是春季,患者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特别是可以适当增加胡萝卜和金针菇的摄入,可以控制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作。同时,要注意避免饮酒,减少海鲜、牛羊肉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遇到过敏后应该怎么办?

脱离致敏环境

遇到过敏,首先要脱离致敏环境,远离过敏原。致敏因素包括但不局限于花粉、灰尘、螨虫、宠物毛发、寒冷刺激等,要结合自身情况判断可能的致敏原,尽量脱离致敏环境或致敏原,才能有效控制过敏症状。根据病史不能确定为何种致敏原,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过敏原筛查。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过敏性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地药物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鼻用、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片等)、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片等)、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注意:对于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自行用药。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将确定的致敏原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分次给药,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患者通过反复接触过敏原,降低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高反应性,最终对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达到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目的。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免疫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同时可以减少新增过敏原的出现,从而获得常规药物治疗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目前,临床上应用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十分广泛,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早进行脱敏治疗。由于脱敏治疗初始阶段起效缓慢,在治疗初期还应注意配合使用鼻用药物、抗组胺药等进行对症治疗。

其实,过敏性疾病不只在春季或春夏交替的季节出现。当气温出现大幅度变化时,如秋季、秋冬季节,这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出现明显增高。因此,过敏体质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环境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