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大爷患哮喘天冷不出门,老伴儿深山种紫苏榨油,预防他老年痴呆

文 / 拾贰小站
2020-12-23 00:48

梅姓,不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作者最早听说过的梅姓人,要算戏剧大师梅兰芳了,近日,在栾川县陶湾镇的秋林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梅姓人家。

梅大爷已经70多岁,因为患有很严重的哮喘,不愿意住到儿女家里,和老伴儿留在了深山,到了冬天,怕冷,几乎不出门。大娘害怕老伴儿一个人在家久了,再患上老年痴呆,于是大量种植仁子(方言:紫苏)榨油给老伴儿吃。

秋林沟的最深处,还有三户人家,朝阳的这面山坡边上,有着一排栾川风格的传统民居,却并不是四合院的样式。过去的山里人,为了不占用耕地,一般都会把房屋建造在地边上,或者挖山,或者用石头垒砌垫起来。

听见狗叫声,一位老人扶着门,从屋子里走出来。

“哖(nian,方言:你们)弄啥唻?来家里烤烤火来。”跟老人对答了几句,听着老人的声音气息很弱,还时不时的咳嗽。

大爷姓梅,患哮喘多年,这种病最怕接触冷空气。而山里的冬天,就算出着太阳,空气也是非常的冰冷。“这儿有墩儿,来吧,坐这儿晒晒暖儿。”

“老婆儿(方言:老伴,指女性)会是去山上拾柴火了,光我幺(yuo,方言:一个)人搁家。娃子们都出去打工了,镇暂晚儿(方言:现在)不打工弄不来钱。我是一个药布袋,一顿离了药都不中,一年光吃药花那钱,买俩猪也吃不完……”虽然梅大爷穿的层数不少,但感觉他还是很冷的样子。

“那谁?哖弄啥嘞?”不远处的耕地边上,一位大娘背着一捆柴火,高声喊道。

说明来意,大娘说:“啊!我还当是俺那侄娃回来了,哖坐吧。”跑过去帮大娘把柴火扛回家,却发现厨房附近的地里晾晒着很多成捆的不明植物。

“娘(方言:大娘),这是啥?”如果是引火的软柴火,没必要整理的这么整齐,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走近了,闻着还有一些淡淡的薄荷味道。

“那?那是仁子,种那榨油吃哩。你们那儿不种这?”大娘反问。

说实话,已经好多年没有种过地了。仁子的学名到底是什么?大娘不知道,大爷也不清楚。只说是好东西,榨油吃能预防老年痴呆。

栾川的山里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种植黄豆、芝麻会被野猪拱,种油菜不怎么成,出油率还低,就有不少人家种植这种植物,晒干腾出来种子榨油吃。

在前文 驼背大叔两筐白菜挑不动,28岁儿子躲小屋,老伴儿来电话破口骂 中,作者写到过这种不认识的植物,有当地读者指出可能是紫苏,专门闻了闻杆子上的味道,进一步得到确认。我说怎么有一股类似麻薄荷的味道呢!

“这籽儿通是小唻呀,你看看,招住(方言:相当于)半个小米,就这么大一点儿。”大娘搓一把干了的紫苏穗,找出来三五个种子。“这都腾过了,里头也就木有了。俺这儿种别嘞不中,都是种这。有哩人家是卖的,俺是自己榨油吃的。听那旅游人说,这仁子油通贵着嘞,都6、70一斤。咱住到这儿,也没人上来买。”

吹走捏碎的紫苏穗,大娘的手心里,还剩下三颗种子。“你包(方言:别)看这籽小,通出油呢,一斤仁子能榨出来四两多油。我是听人说的,说仁子油能降血脂,预防老年痴呆。俺老汉儿有那哮喘病,天一冷都不出来了,我老是怕他再得一个老年痴呆,不认识人,那咋弄嘞?”

回家的路上,作者发现大娘的手上缠着很多胶布,问她,她说:“年年都是这,裂口子。娃子们给我买的有护手霜,总是想不起来抹。我得干活嘞呀,咱会是跟城里那老婆儿们一样,不用干活,保养保养,可不中,摸摸柴火,刷刷锅,就没那闲工夫抹手。裂了,疼了,缠两圈胶布,不碰住它,慢慢就好了。”

住房的门口晾晒着很多谷穗,梅大娘告诉作者:“俺们别看住到这山里头,吃的啥都没有买过,自己种地,有玉谷(方言:玉米)、小米、土豆,再自己种点菜。老了,没有牙了,光耐烦喝点糊涂饭,棍棍棒棒那菜也嚼不动。小米碾出来了,俺也吃不完,娃子们回来喽,叫他们也捎走点。还是自己打下粮食吃着算话,买着吃,老是花钱……”

除了外面晾晒的谷穗,屋里的横梁上,也挂满了谷穗。“咱这儿小虫儿(方言:特指麻雀)多,在外头晒干了,得赶紧拿回来,要不都叫小虫儿、马月俏(方言:喜鹊)叨吃完了。镇暂也不知道是咋了,野畜牲咋恁多,看都看不住……”

“沟里人都搬出去了,地也木人种了,我年轻那时候,没啥吃,高粱面、荞麦面、榆皮面都吃过,镇暂,白面吃着也不香了。真是社会好了,只要有钱,啥都能买来,咱山里头没钱人,还是过这老日子……”一直插不上话的梅大爷,终于逮着机会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其实有很多人羡慕他吃的是绿色纯天然的食材。

伊河上游第四村关联阅读:7旬老夫妻夜里两点做豆腐,赶在早饭时间卖,辛苦一天赚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