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

文 / 中西医肺病专家何明
2019-08-04 16:5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全球发病率为4%~10%,且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已成为全球的第四位致死病因。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


COPD 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主要表现活动后气喘,由于全身的慢性炎性反应,长期低氧和高碳酸酸血症,以致 COPD 不仅影响呼吸系统,同时也会对全身其他系统造成影响,除呼吸系统外包含许多肺外表现,亦称为肺外效应,如虑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和糖尿病等。

营养不良在COPD 患者中发生率为25 % -65 %, 中医在《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气健运,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脾胃论》云:“脾虚则肌肉瘦削”, COPD患者见形体消瘦,四肢萎软等营养不良者,多从脾胃论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本原。气血互生,精血互化,所以治疗中补脾益肾,不但提高肾的摄纳功能,改善气喘,同时能改善脾的运化功能,改善营养状态。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


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亦增加。COPD患者大约有36%- 60%的危险性发展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易致骨折,而骨折又可使COPD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使治疗和康复增加难度,使致残率增加。另外COPD合并骨质疏松增加死亡危险2-3倍。可见防治COPD患者的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医药治疗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多从肾、脾论治。《内经》认为“肾主骨,生髓”,《素问·痿论》云“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故骨质疏松病机当首责于肾虚,治疗也以补肾为主要法。《医精经义》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而肾中先天之精,靠脾胃运化之后天精微充养,故补肾不忘健脾。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


焦虑与抑郁症:目前去多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很高,HyrminenKM的文献综述显示,中重度病情COP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7%-71%,焦虑的发生率50% -75%。研究显示,抑郁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死率相关,且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因素之一。所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可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

中医药在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焦虑抑郁症属中医“郁症”范畴。《医方论·越鞠丸》云:“凡郁病必先发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可见焦虑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就是气机不畅,。目前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为法取得了良好疗效。

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房颤和高血压)是 COPD 最常见和重要的合并症。中医治疗系血管疾病历史悠久,常根据病情,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补肾温阳利水等治疗为原则,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代谢综合症和糖尿病: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会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代谢综合征是以糖和脂类等代谢异常引发的一组病症,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超重或肥胖、高粘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微量蛋白尿等.从中医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的病因是以脾肾两虚为基础,饮食失调、运动过少为外因.肝失疏泄是代谢综合征发展的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其主要病机, 中医把扶正去邪贯穿始终,以健脾、益肾、调肝,活血去痰除瘀,为主要治疗,疗效显。

总之COPD的肺外效应,已成为COPD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药防治COPD不仅能有效控制慢阻肺进展,同时对患者的肺外效应的治疗也已经显示出明显优势,可能会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