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的技术,救了一个人的命 | 人物

文 / 健康智汇
2018-08-07 03:04

编者按:田埂不管什么时候出现,都给人一种低调内敛甚至有点腼腆的感觉。他创办的元码基因似乎也一样,在行业里发声甚少。

但是,在田埂的15年基因职业生涯里,他在华大基因、清华大学、协和医院都做得风生水起;就像过去三年里的元码基因,不声不响把生意做到了100多家医院里。

田埂曾跟随全世界最好的基因领域科学家之一杨焕明做科研,曾用自己研究的技术给华大挣过钱、帮朋友救过患者的命,还曾在中国顶尖的协和医院从无到有筹建精准医疗中心……

这些经历组合起来的形象,就跟那个一秒钟就义无反顾走出实验室开始创业的决定一样,都跟腼腆的田埂本人有点对不上。他应该是个内心特别有力量的人。

拥有顶尖企业、科研、医院三栖履历,复合型田埂带领元码基因三年“从0到10万”

文 / 刘涌

首发于动脉网

“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坐在对面的詹姆斯.沃森已经90岁高龄,依然对肿瘤精准医疗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今年5月他又一次见田埂,依旧不忘嘱托一句:“希望能够在中国研发出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

詹姆斯.沃森被称为“DNA之父”,上世纪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五十年后,在DNA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技术成了时代的宠儿。尤其是,基因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让人类看到了攻克癌症的希望。

希望已经渐渐成为现实。2014年,田埂用自己研发的基因检测技术救了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的命。“见证奇迹”的那一刻,田埂义无反顾地决定走出实验室,要让手里的技术帮助更多患者跑赢死神。当年底,田埂与合伙人共同筹建的元码基因在北京成立。

三年后,元码基因的精准医疗服务已经覆盖了上百家医院,服务接近10万患者。这样的业绩让低调的元码基因赢得了知名医疗投资人冯唐的青睐。双方仅三次碰面后,中信资本就决定领投元码基因的B轮融资。

敲定中信资本投资那天是田埂37岁的生日,如果从非典期间在华大基因参与SARS病毒的基因测序算起,他在这个领域已经钻研了15年。现在,田埂和元码基因手里有了更多筹码,有机会在攻克癌症这件事上走得更远。

“96个小时”

最开始,田埂险些“错过”冯唐。

2016年末,在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的科普嘉年华举办期间,主办方华大基因的首席科学家杨焕明院士向当时的特邀嘉宾冯唐推荐了田埂。当时田埂因为临时要赴约一个重要谈判,而错过了与冯唐会面。

不过两人从此建立了联系。“后来的会面中,我们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再聊到精准医疗。”酷爱科普写作的“文青”田埂发现跟冯唐有颇多共同语言,当然最关键的是,两人对元码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发展路径形成了共识,于是一拍即合达成合作。

促成合作的达成,冯唐和田埂共同的老师杨焕明也算是功不可没。杨焕明在协和医大工作时曾给冯唐授过课,更是田埂读博士期间的导师。而跟随杨焕明学习的那段时间,对田埂后来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机缘来自那次席卷全国的SARS事件。

本科临近毕业阶段,恰逢SARS事件,正在华大做毕业实习的田埂有机会参与了SARS基因的解码工作。他见证了引起社会恐慌的SRAS病毒从测序、解码、开发出诊断试剂、再到华大免费为百姓发放几十万疫苗、缓解了疫情蔓延的过程。

从拿到病毒DNA开始,华大用十几个小时测出了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96个小时就做出了SARS检测试剂盒,并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了30万人份的SARS病毒诊断试剂盒。这“96个小时”的经历为田埂打开了对基因测序的全新认知。

毕业后,田埂进入华大工作。凭借着极强的学习能力,田埂对新知识掌握的很快,专业技能也在短时间内飞速提升。骨子里勤奋、坚韧的田埂很快开始了新一轮的挑战——边工作边攻读基因组学的研究生,师从基因组学专家杨焕明院士。

杨焕明是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当时在美国就已经声名显赫。1997年,杨焕明几乎是完全依靠个人关系和声誉,为中国团队争取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的1%。

2003年,耗时13年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总投入42亿美金。但当时正处在基因技术的最早期,后来的发展表明这个领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方向的选择将会决定未来的成长空间。这样的巨变考验着年轻的田埂。

在田埂刚刚开始攻读博士时,基因芯片被炒的火热,也相继推出很多科研成果。不少与田埂同一时期的博士生课题的研究思路,也是用基因芯片技术来开展基因组研究。可是他在做了几轮实验后发现,基因芯片其实有很大问题,未来发展并不乐观。

2005年,新一代测序技术(NGS)问世。与后来这项技术叱咤风云不同的是,当时整个行业都唱衰这个新生技术。而田埂则认为,NGS有着将结果数据化和高准确度等优势,因而选择了NGS作为博士课题的研究方向。

博士课题的选择,其实也意味着田埂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押注在了NGS这个技术方向上。事实证明,他当时的判断颇有远见。十年后,NGS技术将基因测序成本从1亿美金下降到了1000美金。

“007号员工”

田埂攻读博士期间,华大基因终于度过了早期生存边缘的挣扎,处在快速上升的势头当中。

由于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和SARS事件当中的出色表现,华大基因赢得了高层的关注和认可。当时,中国科学院与华大基因联合组建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还给予华大基因90人的正式编制,杨焕明、汪建甚至享受局级干部待遇。

不过一系列变故后,华大基因2007年决定南下深圳。那其实是一个一切归零的选择,田埂毅然选择了南下,并成为了华大基因的007号员工。

就像007这个略带传奇的号码一样,田埂在后来五年的华大光阴里贡献了惊艳的表现。

2009年,华大启动10万人HLA骨髓分型检测项目。当时传统的测序方法成本高、耗时长,如果用传统方法则意味着利润几乎为零。而田埂当初在NGS方面的研究,这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田埂带领团队在3个月内,研发出全世界第一个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商用HLA分型系统,满足了骨髓配型需要。并且新的方法由于完全不需要人工判读,准确度大大提升,节省了2/3的成本,还提高了效率,当年就为公司创造了几千万的利润。

这些成绩不仅来源于他发现技术的眼光,还得益于他的技术转化能力。

2011年,遗传筛查的主流技术还是芯片法。可是芯片法价格高、周期长,不适合在临床大范围推广。这一次,田埂的团队又是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完成从立项、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在天津市全面开展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当年就完成了5万例新生儿的检测,并且找到了几十位先天性耳聋患儿,弥补了传统听力筛查有可能出现的漏检现象。

该项目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基于NGS的大规模遗传性筛查项目,也为公司带来了每年几千万的产值。

在华大工作和读博的短短几年时间,二十多岁的田埂先后申请了10多项国内外专利,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炎黄一号”等博士研究课题,还引导和参与了“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千人基因组计划”等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多项国家“863”“973”项目。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从技术员、研发副主管、一路成长至华北区总经理、天津华大法人总经理……

田埂说,重建时期的华大基因给他很大的历练空间。这不仅帮助他在专业技术方面获得了更多更快速的积累,更为难得的是,他有机会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运营科研项目。此时的田埂还没有想到要创业,不过他在华大基因的表现却引起了北京两位重量级学者的关注。

“跑赢死神”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开始在全球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2011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精准医疗”的概念。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精准医疗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精准医疗的热潮。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中国的顶尖科学家也已经看到了基因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并着手实施。

2012年,受到时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的邀请,田埂加盟清华大学医学院,负责测序平台的筹建。他在此期间的表现同样不负众望。

筹建测序平台期间,田埂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课题。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课题是关于“北京市雾霾微生物成分”的科研项目,不仅分析了雾霾污染物的微生物的成分和来源,也为雾霾的治理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

同一时期,田埂还受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院士邀请帮助协和医院筹建转化医学中心。

此时的田埂本以为自己会沿着学术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在大学安安稳稳做科研。谁曾想“笔锋一转”,他却做出了另外一个选择。用田埂自己的话说,“人生有时候决策就是一秒钟的事情”。

2014年的某天,田埂接到了一位好友打来的电话。朋友说他的老师肺癌晚期,由于年龄较大,医院采用非常保守的治疗方法,基本等于给老人判了死刑。朋友向他求助:“听说你在做能够通过外周血检测肿瘤基因的研究,能不能用你的技术给老师提供一些帮助?哪怕是一点点希望也好。”

听到朋友的恳请,田埂很犹豫。因为当时这个技术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但是不忍心看到朋友的唯一的希望落空,他和团队快速设计了个性化检测方案。

幸运的是,通过检测,他们找到了一个发生概率很低的基因突变,而这个突变恰巧可以作为用药依据。于是,检测结果指导医生确定了新的用药方案。用药后,这位原本被医生判定只能生存数周的72岁老教授,肿瘤缩小了90%,成功地延续了生命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那一秒里,田埂看到了技术进步有时候可以跑赢死神。他意识到应该从实验室里走出去,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业成果,惠及更多有需求的人群。2014年底,田埂和合伙人在北京成立了“元码基因”,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但创业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尤其是像基因检测这样的技术,当时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市场尚不成熟。找到真正的需求并提供匹配的产品,则是对初创企业的严酷考验。而田埂从企业到学术机构再到医疗机构的复合型履历显示出了优势,他清楚的知道这个领域的现状和痛点。

在帮助北京协和医院筹建转化医学中心的过程中,田埂发现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医院有限的临床检测资源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内医院这方面人才的缺乏。

通过在医院切实的工作经历,田埂认为,现阶段在医院开展精准医疗项目存在诸多限制条件,该体系需要多项能力的整合,不是招聘几名技术人员、采购几台设备就能做的事情。田埂设想,是否可以用非外包的形式为医院提供可以自行操作的“一条龙”服务,帮医院解决眼下的难题。

元码基因成立后,田埂的这套想法开始付诸实施。他和团队开创了与医院共建精准医疗检测中心的商业模式,不仅给医院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帮助医院迅速系统的解决精准医疗支撑不足的问题,还避免了因检测样本外送等方式导致的医患风险。

实践证明,田埂想法切中了医院的痛点。在元码基因成立后的3年时间里,他们的产品很快获得了医院的认可,已经覆盖超过100家医院,服务了近10万患者。拿到中信资本投资后,元码基因跻身精准医疗行业的前列。出色的表现再一次为田埂赢得了更大的舞台,他未来的表现依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