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5次鼻出血,睡觉盗汗,这些习惯需要规避
患者情况
性别:男
年龄:5岁
证型:阴虚火旺
表征:腺样体肥大70%~80%,鼻塞,有黑眼圈,爱揉眼。患儿平素食欲好,但面黄肌瘦,肌肉松软,动则疲累汗出;脾气急躁,有口臭,爱流鼻血;睡觉不安稳,盗汗、磨牙。
病症分析
家中如果有5岁以下的宝宝,那么父母对孩子“流鼻血”一定不会陌生。很多家长对流鼻血的观念还停留在“上火”了,但实际上,孩子流鼻血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鼻粘膜破损,或者鼻子内部长的小肉芽或鼻息肉发炎肿胀,也会流脓血。有的孩子凝血功能异常,这样的孩子身上会无缘无故出现大大小小的淤青,并且一旦身体表面有伤口,就很难止血。
另外,鼻中隔偏曲造成鼻腔血管畸形,畸形处的黏膜相对较薄,血管分布也比较密集,受气流、尘埃刺激后就容易破损。加上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发烧过敏性鼻炎的概率也非常高,而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痒、鼻塞等情况,又会让小孩子养成挖鼻子的坏习惯,损伤鼻粘膜。如此恶性循环,就使得鼻出血反复发作。
医案详情
这是孩子妈妈写给我的信——
“从2018年9月份上幼儿园以后就很容易感冒,免疫力差,鼻炎,腺样体肥大,打呼噜,张嘴呼吸,动不动就喊累,总是要爸爸妈妈抱。自从今年7月份开始调理以后,孩子喜欢运动了,走路蹦蹦跳跳充满活力,也没有之前那么容易感冒了。”
这个孩子第一次找我看诊是2019年6月份,刚4岁,身高100cm,重16.6kg。那时候妈妈还不清楚孩子是什么具体情况,一头雾水的,给孩子养身体也没有思路头绪。只是觉得孩子体质差,三天两头生病,面色发黄,睡觉盗汗、打呼。虽然不知道具体的问题在哪里,但做为一个妈妈,直觉不能放任孩子这样生长。
孩子出生不久就有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平常看着嘴唇发白,耳朵后面淋巴结肿大。入睡比较困难,白天没有睡午觉的话就晚上9点能入睡,有时睡着也会滚来滚去;睡了午觉的话,到了晚上就要磨到11点才能入睡,睡觉喜欢趴着。
据妈妈说,孩子将近1年的时间里反复的感冒咳嗽,发展成了腺样体肥大,伴有鼻窦炎,耳朵后面淋巴结肿大。频繁吃药加重了体质发育的负担,孩子盗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比别的孩子出汗都多,冷汗,手心潮湿。背上流汗的时候,汗是冷的,背热乎乎的。有时候早上起来,睡衣都是湿的。”
2019年8月,孩子鼻出血的情况严重起来,一个月里流了流了5次鼻血,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尤其左边鼻孔,好几次都是晚上流,早晨起来发现枕头上有血迹。孩子晚上睡觉喜欢滚来滚去,趴着睡,不清楚是体质问题,还是撞到哪儿或者是压到哪儿了。
9月复诊,又流了两次鼻血, 这次是一次左边一次右边。复诊之前检查了小肠渗透力,
黄博士诊断
之前孩子在不积食的情况下,就是没有口臭的。但11月左右的时候,妈妈说,“挺长一段时间了,孩子没有积食的症状,也会有口臭,每天刷牙也有口气。12月25号吃了早餐吐了,以后就感觉孩子有口臭,拉了大便也是那种很干的一坨一坨的……孩子没有咳嗽,也没有着凉、感冒。”
这个孩子的刚开始来看诊的时候,积食的情况特别严重,舌苔厚腻到几乎全白,看不到舌质。我跟孩子妈妈说宝宝肯定有食物不耐受,于是妈妈给孩子做了一个食物不耐受的90项的检测。
这个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妈妈对比了孩子最近一周的食谱。小孩喜欢吃面条和饺子,偏偏又对小麦重度不耐受,于是开始规避。用红薯粉和木薯粉替换掉面粉,主食也换成小米饭或者小米健脾粥。
9月频繁流鼻血那次复诊,孩子检查了肠道菌群评估,结果显示孩子的肠道菌群已开始偏离正常状态,黏膜免疫功能受损,嗜血杆菌和毛螺菌科异常偏高,过敏、肥胖的风险增加。
对于这位小患者,我给的最多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注意饮食,尤其是要避开面食、罐头和含防腐剂的零食。小孩不耐受的食物比较多,平常更要注意不要积食。保险起见妈妈专门做了132项的不耐受检测,借此可以规避食物不耐受引起的过敏、积食和便秘等等。对于失衡的肠道菌,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少吃甜食、油腻的食物,不要为了满足口腹给肠道坏菌提供营养温床;其次,辅助植物杀菌产品,抑制肠道
经多次看诊后,腺样体情况好转。“体质比去年好多了,没有像去年那样爱生病,喝了药膳以后盗汗、磨牙有所改善,炎热的夏天没有长痱子了,不足的是,还是不长高不长肉,还是有点盗汗。”同时还有面黄、磨牙、流鼻血等症状。应禁吃发酵食物,纯牛奶少喝,轻度不耐受食物可以四天轮替。调理一疗程后复查肠道通透性评估,配合无痕刮痧。每天加强运动,多晒太阳。
2020年3月28日复诊,检测结果显示肠漏症有明显好转,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回收率已恢复正常,只有比例存在异常。2020年6月27日复诊,治疗后诸症平稳,刻下症状表现为盗汗、磨牙、流鼻血次数增多,前胸后背出现很多痱子,腿部有出血点,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
下面是这个孩子最近复诊的时候拍的舌苔照,相比刚开始,孩子的体质已经进步了很多了。不过还是要继续努力,别贪吃,别松懈,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排雷指南
孩子流鼻血,不一定都是体质燥热上火了,但有不少家长,就会根据自己日常的的生活经验,急着给孩子清热降火,喝凉茶、七星茶、马蹄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有常见的育儿误区。
孩子的体质和成人是不同的,脏腑娇嫩,行气未充,体质虚寒,用药宜温,而不是一味清热。很多清热食疗方性多寒凉,宝宝吃了虽然马上就能排便,但会损伤阳气,造成肺脾气虚,肠胃功能受损,容易感冒并加重过敏的症状,导致鼻粘膜受损,流鼻血的概率反而更高。
宝宝出现类似上火的症状,往往和脾胃不足,消化功能不好有关。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是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已经3岁以下的孩子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是积食了,首先要消食导滞。
医案总结
中医学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患儿先天禀赋阳偏盛,阴不足。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生风化热。木生火,肝木旺则心火亦盛。心肝火旺,风火相煽,致血热妄行,所以出现鼻血、腿部皮下出血。肝藏魂而心藏神,夜间阳不能入阴,肝魂失藏,心神失养,所以出现夜寐不安,磨牙盗汗。中医治疗以平肝潜阳,清热滋阴为主。功能医学检测提示:患儿对腰果、鸡蛋、比目鱼、味精、小麦、鸡肉、白葡萄、李子、葡萄柚/柚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敏,通过执行慢敏食物禁食/轮替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肠漏”已明显好转,仍需继续坚持。
行文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