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过敏性炎症,比鼻炎更难“躲”,四月前后正是“爆发”期!

文 / 每日健身
2019-04-06 23:24

每到四月前后,不少人会感到眼睛红肿、眼睛发痒,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是被过敏性结膜炎“盯”上了。

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呢?就是眼睛的结膜对外界变应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眼痒(自觉有异物感)、反复眼红、眼肿是过敏性结膜炎最主要的特征,其次还伴有畏光、怕风、流泪、眼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虽然不是疑难病,却是“难以忍受”,因为一旦发作起来,眼痒不是一般普通的痒,而是奇痒无比的痒,痒得忍不住用手揉,然后便陷入一痒一揉、一揉就又红又肿的“恶性循环”……

而且,发作严重时,过敏症状不止会发生于眼部,还会伴有鼻塞、流涕、喷嚏、鼻痒、耳朵痒等,更甚者合并有咽痒、咳嗽、哮喘。

讲到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一点,当眼睛出现发红、发痒、流泪等不适症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揉眼睛,也不建议自行购买眼药水。

因为,如果患上的是过敏性结膜炎,普通眼药水并不起作用,频繁揉眼还可能擦伤角膜上皮,最好及时就医,过敏性结膜炎一般发病急,可以直接看急诊。

大家都知道,虽然过敏性疾病很难根治,但能通过治疗缓解症状,最重要的是通过过敏原筛查检测确认源头,根据接触过敏原的不同途径,通常将其分为4类:

1)吸入性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

2)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谷物、牛羊肉、海鲜、坚果等;

3)接触性过敏原:包括各类化妆品、染发剂、有机溶剂等;

4)药物过敏原:可通过食入、吸入、接触或注射使人致敏并发生过敏反应。其中,注射诱发的过敏反应最严重,如注射青霉素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所以,药物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一旦确认过敏原,就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提前预防过敏性疾病,减少发作。同理,对于防治过敏性结膜炎,远离过敏原是第一步;

其次,医生会根据病情,使用对症的外用眼药,基本上包括了消炎、杀菌、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不过,部分含有糖皮质激素类的滴眼液或眼膏,是不能长期使用的,一定要按时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及时停药,以免对眼睛造成进一步损伤。

然后,可适当配合眼部冰敷等物理治疗,来减缓过敏性活性,减少过敏化学物质释放来缓解过敏症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冷水或冰水直接冲洗眼睛,这样会降低眼睛局部温度,可能造成过敏症状加剧,甚至造成感染。

当然,适宜的生活环境、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习惯,都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并减少、减缓过敏发作。

看官们,本篇文章已经结束了,你看完本篇文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觉得小编的文章写的不错的,请给一个爱心赞,你的点赞、关注、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如果有要吐槽小编的,大胆说出你的想法,在文章下方评论,小编会看到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