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大冯文凤:影响鼻炎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文 / 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2019-03-14 18:38

鼻炎是一种常见病,中医称"鼻窒",它的发生和发展与整体健康状况有关,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上一 般以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为主。

慢性鼻炎一般认为是由于鼻粘膜血管呈慢性扩张,粘膜下层浆液潴留,鼻甲粘膜肿胀或鼻粘膜固有层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以致血管扩张,管壁增厚,粘膜下层水肿,继而纤维组织增生,粘膜变肥厚所致。主要表现为:交替性或间歇性、持续性鼻塞,分泌物为粘液性或较为粘 稠,嗅觉减退。

慢性鼻炎、鼻窦炎很难彻底治愈,治疗中常表现反复发作。西医治疗多以含麻黄素血管舒张类药物为主,缺点是毒性大、依赖性强,易形成药物性鼻炎(需要严格的遵医嘱用药),超声波、红外线、手术等属于创伤性治疗,疗效不确切, 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

慢性鼻炎、鼻窦炎很难彻底治愈,治疗中常表现反复发作。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跟患者本身自身的因素有关,比如说一些遗传因素包括是否伴有一些解剖结构上的异常甚至是伴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

第二个可能患者所在的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咱们临床经常遇到的变应性鼻炎也就是过敏性鼻炎,跟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个就是跟患者疾病的诊断是否准确有关,鼻炎分好多类型,其中许多疾病要进行相互的鉴别诊断,只有诊断明确了那么治疗方案才能够进行的比较科学和合理。再一个就是跟患者是否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认真积极的治疗有关。或者说就是患者治疗方面的依从度有关,如果患者能够严格的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咱们所说的规范的,长期的,足量的,合理的治疗。那么通常都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说是患者的依从度比较差那么治疗效果可能就不一定了。

慢性鼻炎的早期症状:

鼻分泌物增多单纯性,肥厚性鼻炎都有分泌物增多的表现,多数患者在出现鼻塞时分泌物增多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少量鼻涕,多呈粘性,白色或兼微黄,或为少量清涕。分泌物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引起。

有一些患者的分泌物不是向前流出或擤出,而是容易出现向后流,即流向鼻咽部,尤其是躺下时更明显,医学上称为“鼻后漏”,平时也就容易产生“回吸性吐痰”的症状。嗅觉障碍主要是由于鼻甲肿大,鼻腔不通气,空气中带有气味的物质(微颗粒),不能到达或不能充分到达鼻腔的顶部(嗅觉区的黏膜),所以就引起嗅觉减退,此种病变属于呼吸阻塞性嗅觉障碍,一旦鼻腔通畅了,嗅觉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将进一步导致嗅觉区的黏膜上皮发生肿用,坏死,从而导致嗅觉神经功能障碍。

讲话有鼻音主要是由于鼻甲肿大后,鼻腔不通畅,影响了鼻腔的声音的正常共鸣功能所致。在单纯性鼻炎时较轻,肥厚性鼻炎时更为明显或较重。

头痛,头昏鼻塞症状重或明显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头痛。慢性鼻炎所以引起头痛,主要由于鼻甲肿大,压迫了鼻腔的感觉神经所致,属于神经反射性头痛。由于分泌物属于炎症性分泌物,含有对人体与大脑有害的刺激物,当长期存在鼻内分泌物时,这些毒素被吸收,就容易产生头脑头脑昏昏沉沉的感觉。

慢性鼻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在患病的早期就积极的治疗能避免病情的恶化。

耳鼻喉医生推荐:

冯文凤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从事耳鼻喉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会员。曾在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专门进修鼻内窥镜技术。

擅长领域:鼻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变态反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疾病,对慢性咽炎、声带小结、神经性、耳聋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