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这三类药是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鼻粘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疾病。过敏性鼻炎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按变应原种类可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鼻痒、清水样鼻涕和鼻塞,有的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可伴有喘息、咳嗽、气急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是:人体吸入变应原可诱导鼻腔局部产生特异性 IgE,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 IgE 相结合,令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活化,导致这些细胞释放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释放;这些炎性介质可刺激鼻黏膜,导致鼻痒、打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据研究,非 IgE 介导的炎性反应也参与了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过敏性鼻炎与人体鼻腔高反应性、遗传和环境等密切相关。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环境控制主要是指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各种刺激物,建议采用多方面措施避免接触尘螨、宠物和花粉;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首诊教育、随诊教育以及家庭和看护人员教育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变异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规范化治疗,患者的各种症状可得到良好控制。过敏性鼻炎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介绍如下。
一线药物:
1、鼻用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有莫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抗炎作用强,对鼻部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是轻度和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对于轻度过敏性鼻炎,疗程不少于2周,对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疗程不少于4周。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鼻出血(避免向鼻中隔喷药可降低鼻出血发生)、鼻腔干燥、刺激感、咽炎等,症状多为轻度。临床观察显示,采用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或布地奈德负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程 1 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总体上无显著影响。但用药时需注意药品说明书的年龄限制和推荐剂量。
2、第二代抗组胺药:口服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奥洛他定等;鼻用的抗组胺药有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能明显缓解鼻炎症状。对于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治疗中,鼻用的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鼻部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第二代抗组胺药安全性良好,镇静和嗜睡不良反应少见。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炎性介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结合,此类药物如孟鲁司特钠,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研究表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或鼻用糖皮质激素,其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儿童患者应注意不同年龄段的用量,以孟鲁司特为例,2〜5 岁用 4 mg,6〜14 岁用 5 mg,15岁以上用10mg。
二线药物:
1、口服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疗程5-7天,用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鼻塞症状严重者。
2、减充血剂:鼻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萘甲唑啉等,减轻鼻粘膜充血、肿胀、鼻塞症状,建议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疗程过长可导致反跳性鼻粘膜充血,易发生药物性鼻炎。
3、抗胆碱药: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胺,主要作用是减少鼻分泌物。
4、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曲尼司特,特点是起效慢、作用时间短,可作为预防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用药。
其他治疗方法:
1、鼻腔盐水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方法。
2、变异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其适应症主要为尘螨过敏导致的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通常在5岁以上患者中进行,舌下免疫治疗适用于3岁以上患儿。
3、外科治疗需严格适应症,主要以改善鼻腔通气为目的的下鼻甲成形术、降低鼻粘膜高反应性为目的的副交感神经切断术。
参考文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