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培训会 | 杨述华教授分享颈椎手术入路选择策略
2月22日,骨卫士2021年学科规划建设——专家培训(第一期)成功在线开展。本期专家培训会邀请到骨卫士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疾病研究所所长杨述华教授为大家讲解《正确选择颈椎手术入路对于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尤为重要》。
骨卫士医疗管理中心同仁、各合作医院骨科专家以及山东、广东、浙江、湖南等多家骨卫士合作医院骨科医生认真听取学习了此次培训内容。
精彩节选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髓受压引起局部疼痛并伴四肢症状的疾病综合征,是一种伴有脊髓功能异常,导致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的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影响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
首先,杨述华教授从感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反射情况介绍了颈椎定位的诊断思路。颈椎不同节段的病变,影响不同节段的颈脊神经,将产生不同的神经症状,了解每一颈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运动肌肉、感觉区域及反射情况,对判断定位颈椎的病变节段非常重要。
颈椎病手术主要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三种入路。杨教授指出临床上要根据颈椎病的影像学脊髓压迫方式(POC),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根据Bapat的POC分型:POC Ⅰ为1或2节段前方脊髓压迫;POC Ⅱ为1或2节段的后方压迫(钳夹型);POC Ⅲ为三节段的前方压迫;POC Ⅲ亚型为三节段的前方压迫并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POC Ⅳ为进行性椎管狭窄的3或3节段以上前方压迫,或3及3节段以上前后方均压迫(串珠型);POC Ⅳ亚型为POC Ⅳ型并有严重前方1~2节段压迫,POC Ⅴ 3及3节段以上前方压迫并后凸畸形。
POCⅠ、Ⅱ、Ⅲ选择前路手术,POC Ⅲ亚型、POC Ⅳ、POC Ⅳ亚型选择后路手术,POC Ⅳ亚型后路减压术后选择性前路减压。
POC分型有助于颈椎病特别是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入路的理性化选择,但手术入路选择还需考虑颈椎压迫的来源及位置、压迫的节段数目、是否存在先天性椎管狭窄以及术前颈椎序列的稳定性。杨教授选取了数例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为大家分析讲解各手术入路试的特点、适应症及如何正确选择颈椎手术入路方式。
前路手术是颈椎手术中最常见的术式,具有入路简便,暴露良好;出血较少;可彻底去除脊髓前方的突出椎间盘、骨赘、骨折块、积血凝块等致压物;用椎间植骨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等优点,手术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稳定。
后路手术主要用于较多节段的减压,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或颈椎退变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其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直接后路减压及脊髓向后漂移的间接作用。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主要用于颈脊髓前方和后方均存在严重压迫、同时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其特点是可以从前后两个方向同时直接减压。
最后杨教授强调,要想做好颈椎手术,医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无论采取何种入路方式要达到彻底减压,并选择合适可靠内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