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怎么办?知道了原因,一个穴位就能搞定

文 / 鲸鱼大健康
2020-11-22 10:27

本 期 导 读

3个例子告诉你,艾灸&按摩应对头晕,效果立竿见影。

运用艾灸对治头晕,先得认识清楚头晕的原因。

头晕的直接原因是阳气不能上达头部——清阳不能升达于神明之府,人的神志受影响,容易晕。

常见有以下3种原因。

颈椎问题引起头晕:灸大椎

第一种是颈椎问题引起的头晕。脖颈是阳气上达的途径,此处淤堵,可以造成头晕。

要注意观察晕的样子,也就是晕状。颈椎问题引起的头晕,特点是转动脖子时,头晕频发,而平躺下来休息,头晕会减缓。

除头晕外,颈椎问题还容易引起头皮麻、木,自觉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这类头晕,解决方法是艾灸大椎穴。大椎穴是阳经交汇穴,艾灸此处可以帮助阳气恢复正常上达脑补,从而减轻头晕。

有的颈椎问题,颈椎反而没有不舒服,拍片子也显示颈椎没有大问题。

然而,只要抓住休息时头晕能减缓,同时有头皮麻、木等阳气不达脑部的主要症状,我们依旧可以用这种方法:

艾灸大椎穴,来帮助减缓头晕。

看个案例。

艾灸调理头晕验案一

女,四十出头,近期自觉头晕,虽不严重,怕加重变美尼尔氏综合征,寻求调理改善。问诊时得到几个关键信息:

头皮总有点麻,经期还会有点痛,记忆力自觉减退,还常有心慌。于是先推松颈肩经筋,并艾灸大椎穴一小时。

二诊时主动告知:上次推灸后,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服。比喝中药、扎针等处理后的感觉都舒服,有种打了鸡血的感觉。

效不更方,继续推松颈肩经筋,艾灸大椎穴一小时。并嘱咐要特别注意颈肩处的保暖,以免复发。

水饮引起头晕:灸水分/中脘

第二种是中焦水饮问题引起的头晕。水蓄中焦,影响脾升清的功能,致阳气不能上达脑部。

《金匮要略》里有:「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说的就是中焦水饮可以引起头晕。

这种情况的晕状是天旋地转,即使平躺在床上,依然无法平复。

而且有一系列水饮的迹象:舌润,甚至水样苔,不喜喝水,甚至喝水就打嗝、喝水就呕吐,小便常常是不利的——也就是单次小便量偏少。

如果摩腹,还常常有水声,咕噜咕噜响。

处理的方法,要促排水,恢复脾升清的功能。我们可以做脏腑按摩后,艾灸水分穴或中脘穴。

处理后以小便量增多,开始感到口渴等为改善标志。

多说一句,改掉大口喝水的坏习惯也很重要,渴时务必小口慢慢喝温水,否则一直大口猛灌,很容易再次水停中焦。

看个案例。

艾灸调理头晕验案二

女,四十多,手术后头晕,经几次耳石复位,没效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寻求艾灸调理。

无法平躺,天旋地转,一直喊人别碰她的灸床——其实没人碰她的灸床。舌头中间凹陷,可以看到凹陷处一湾水,脉沉。诊为中焦水饮,先摩腹,再艾灸中脘。

经几次调理,改善明显,有某次艾灸后当晚,病家反馈不断呕痰,自述呕出半痰盂的痰。

经此次呕痰后,头晕便很少再犯。

元气虚引起头晕:灸命门/太溪

第三种是下焦阳气不足引起的头晕。元阳是一身之阳的总源头,元阳不足,上达头部的阳气必然受影响,因而可以头晕。

这种情况的晕状是走路时老感觉要扑倒在地,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而且可以观察到下焦不足的迹象:脸色黑,尺部脉弱或虚大无力,小便清长,夜尿多,腰膝酸软等。

对治这种情况,要补肾,可以艾灸命门或太溪穴。

同时做好腰腹腿脚的保暖——袜子最好包到三阴交,忌口生冷寒凉食物,不做伤自己阳气的事。

看个案例。

艾灸调理头晕验案三

女,三十出头,容易饿,需要马上进食,否则会头重脚轻。头晕到无法自己开车。

去年被狗咬到,两天后狗死了,就此受到惊吓,脸色变黑,当时整个人发麻,气冲心,有想死的感觉。腰部怕冷,小便频,不渴。

恐伤肾,肾气受损,下焦支撑无力,有明显的头重脚轻感。

幸好人年轻,恢复起来很快。艾灸命门两小时后,自觉已明显减轻,嘱咐回家继续艾灸命门,配合晒背。

半月后复诊,告知已基本不晕了,而且脸色也变白变光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