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矫正热门,但主动健身才是更多人需要的|GymSquare

文 / 啊布的日常穿搭
2020-11-08 10:19

腰酸背痛增长,整脊矫正热门。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北上广打工人颈椎、腰椎问题全面来临,将畸形身体回正,是兴起的健身需求。

名为「美式整脊」的脊柱矫正法,密集进入运动康复门诊、健身房,以改善现代人腰颈疼痛、四肢功能受限。甚至在抖音平台,颇为犀利的复位手法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能收获近万播放量。

如今常见的美式整脊技术,更像用双手修复患者的身体障碍——通过手法矫正人体脊椎的畸形状态,最终缓解神经系统紊乱,并还原一个活动自如的人类。

从近三年的医疗科学研究来看,接受整脊的患者在增加。但是,经历整脊修复后,更多人出现关节松动异常以及疼痛复发,而整脊复位导致的椎体动脉撕裂风险一度受外界争议。

相比被动的整脊矫正,更多现代人需要的,仍是主动健身。

美式整脊

评估并修正脊柱半脱位以改善疼痛障碍,是美式整脊从上世纪创立以来的核心理念。但是,只进行被动的手法复位,是种治标手段难以治本。

比如早在2011年有肌骨医学期刊发现,局部的整脊治疗并不能改变患者竖脊肌电生理信号的异常。简单解释,即人体深层的致病因素没得到有效干预。

相较而言,帮助主动掌握正确运动能力,是改善功能障碍的科学方案。

即使在整脊领域,用美式整脊技术配合较多的核心稳定训练,往往对特异性腰痛产生更好治疗效益。甚至中国的正骨思想内,「筋骨并重」的本质在于,不但重视「脊骨」归位 ,还重视「肌肉」功能恢复 。

当然,系统的美式整脊(脊骨神经医学)已被证明有实际治疗价值。但矫正畸形身体的根本,不只在于被动接受手法复位,更在于主动改变日常生活的错误姿势,以及高风险代偿。

腰酸背痛增长,

整脊矫正热门

人体骨骼发出的夸张声响,配以令人心惊的复位手法,也许是更多人对美式整脊的初步印象。

美式整脊最早是种「替代医学」,于1890年由磁疗倡导者Daniel David Palmer创立,创立初期甚至经历了一段与主流医学背道而驰的魔幻阶段。

比如说,Palmer称其接触的第一例病患,通过颈椎复位恢复了听力,而之后关于脊医可治愈癌症、糖尿病甚至艾滋病的传闻屡见不鲜,甚至一度否认疫苗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

但经历了百年科学迭代后,美式整脊逐渐被认可。从加入美国的医保体系,再到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为针对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医疗模式。

美式整脊内容说明图

在如今,美式整脊的诊断理论,更多是「脊柱半脱位」。通过矫正脊柱来改善脊神经被压迫的现象,恢复大脑对全身的控制,以人体的改善功能性紊乱。

基于这种诊断理论,当下的美式整脊,在全球十余个国家有着庞大的现代病患者基数,甚至始终处于增长状态。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17年的全国调查结果,公众对脊医的求诊率从2012年的9.1%增加到2017年的10.3%。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17年,全美瑜伽的练习率也仅达到14.3%。

整脊需求增长态势

而在脊骨神经医学研究期刊Chiropractic & Manual Therapies中,也于全球范围内,收集了大众对美式整脊的普遍就诊需求。其中,下腰痛的患者占比达49.7%,颈椎疼痛为22.5%,四肢功能受限为10.0%。

同样在国内,除了运动康复门诊、健身房陆续采纳美式整脊,在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热度不低。因为直观的手法复位,以及上、下交叉综合症等畸形体态的快速矫正效果,都是流量大增的关键原因。

但另一方面,整脊存在治疗作用局限。

比如说,医学期刊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于2011年发表研究,证实仅应用手法治疗,无法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皮质脊髓束的功能异常。

而频繁整脊后,也将面临关节失稳。例如颈椎和胸椎的频繁松动,会关节囊韧带丧失弹性,而对于关节活动度较高的患者,更应谨慎执行手法操作。

相比被动整脊,

更多人需要主动健身

从996现代病的治愈方法来说,与其被动整脊,更多人需要的其实是主动健身。

单纯的手法复位通常是种治标手段难以治本。

基于脊柱半脱位复位,虽然可以被动引起骨骼肌系统功能,以及内部神经系统的变化,但对于改善人体功能有所局限。因为脊柱有神经中枢,除了关注传出神经,不能忽视传入神经影响。

相较而言,现代人的功能障碍、关节疼痛的本质,大多来自于原有运动模式错误。

比如,一般运动中以及运动后的胫骨疼痛,大多来自于足外翻现象下的关节压力增大。而其普遍原因大多在肢体无力抵抗关节外翻变化。

换句话说,增强主动运动能力是改善障碍根本。

在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马跃文等人,就通过对照实验发现,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常规物理治疗,配合美式整脊技术可以更有效减轻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痛疼程度,改善功能障碍,同时提高脊柱稳定性,对患者的恢复有较好的长期疗效和预防作用。

同样,传统的中医正骨理论中,也有「筋骨并重」的概念值得借鉴。

例如清代张介宾在《类经》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气血也。“表示合理的功能锻炼能够推动气血的流通和加速祛瘀生新的过程,促进骨关节损伤的愈合,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除了手法复位有局限外,对于美式整脊本身的风险安全,争议不算小。

已经有更多的医学从业者,就美式整脊的安全性作出批判。美国医学博士John W.Kinsinger,曾建立网站Neck911USA.com,以提出美式整脊的风险警示。

John W.Kinsinger曾对外表示,在近60年的回溯研究中,存在因颈椎复位操作而导致的椎动脉撕裂,形成血栓并发生破裂导致中风,并引发严重的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其中大多为20-30岁的年轻人。

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脊医从业者规范化,需要被更多讨论。

目前,美式整脊在全美更多由私立大学开设专业课程,鲜有对学术研究上的考核。而在专业性上,根据此前澳洲Macquarie University调查,仅有49.6%的本土脊医,对下背痛放射学导引有一定了解。

主动健身:

身体畸形的预防剂

被动接受身体畸形矫正之前,更多人需要纠正错误姿势。

对于大众来说,一些矫正连续体的思路具备普适价值,值得被借鉴。以NASM CES纠正连续体来举例,就包含整合评估、训练计划设计、训练技术三个部分。

仅仅针对肩关节功能受限,如果在过顶深蹲时,出现双臂向前落的代偿现象,就意味着背阔肌、胸小肌过度活跃,而斜方肌中、下束、肩袖肌群亟待强化,以尽可能规避诸如肩峰撞击,并改善肩关节稳定性。

至于相应的普适性解决方案,就有从胸椎部分筋摸松懈的抑制技术,到背阔肌、胸肌静态拉伸的拉长技术,再针对性作出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等长训练,以及最后的深蹲至划船动态动作整合。

但在另一方面,当发生疼痛、功能障碍,已经是一种滞后的信号。

如今也有更多医学期刊已证明,系统化的美式整脊有着治疗价值。但相比频繁接受手法复位,主动健身才是身体畸形的最好预防剂。

■ GYMSQUARE